工作电压 |
3(V) |
报警电流 |
35(mA) |
探测角度 |
垂直60度 |
静态电流 |
50(uA) |
工作温度 |
-10-40(℃) |
探测距离 |
8-18(m) |
发射频率 |
315、433(MHZ) |
适用范围 |
人体感应 |
类型 |
红外探头感应器 |
| |
性能指标 1、发射频率:315MHZ正负0.075MHZ 2、发射电流:35毫安/工作电压9V或者50毫安/工作电压12V 3、发射功率:200毫瓦 4、无线报警距离:300米(空旷地) 5、探测距离:8~18米(探测器正前方,室温25度) 6、探测角度:水平120°,垂直60°本品有两种,一种1527编码(学习码),一种2262编码(固定码) 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固定码的跳线设置 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的发射机地址码必需和接收机的地址码完全一致,打开无线电传感器的外壳. 8位地址码设定:网友可以看到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内部PT2262芯片(或者是兼容芯片)的左侧有一个3位12层的跳线设置区,其中从上往下1~8层是地址码设定区域,跳线座中间的引脚分别和PT2262芯片的第1~8脚接通,左侧的跳线座PCB上标注为“L”,表示和地相连,右侧的跳线座PCB上标注为“H”表示和正电源相连,例如:将最顶上的跳线座用跳线帽戴在1和L上,那么也就是将2262的第1脚的地址码设置成0,同理如果1和H用跳线帽短路,那么就是将2262的第1脚的地址码设置成1,如果什么都不动,就是将PT2262的第1脚的地址码设置成悬空,依此类推可以完成8位地址码设定,地址码必须和相应的接收板地址码一致才能正常工作。 4位数据码设定:数据码的功能是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在地址码一致的前提下,发射器件可以传输的一个4位2态的数据。 4位数据码设定区就在地址码设定区的下方,数据码设定和地址码设定类似,数据码只有两个状态:低电平0和高电平1(如果悬空被认为是0,和L连线表示1)具体方法是用跳线帽将2272的引脚和L是否短路,从上往下的4排跳线座分别和PT2262芯片的第13、12、11、10管脚连同。 振荡电阻设定:振荡电阻是指PT2262芯片的第15、16脚之间电阻的数值,这个电阻决定了数据脉冲的宽度必须和相应的接收板配套,否则遥控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感应距离设定:感应距离反映了模块检测人体的探测能力,产品上有一个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可以选择8~18米检测距离,注意这个参考距离是厂家在理想环境下测到的,实际距离一般为50%。 工作间隔时间设定:模块处于省电考虑一般都是间隔工作,例如可以选择8秒间隔或者240秒间隔,通常都选择8秒间隔,那么每隔8秒模块才检测一次人体,然后进入休眠,一般240秒间隔是省电模式,可以大大延长电池寿命。 低电压指示灯:模块上有两个LED,上面的白发红LED是发射指示灯,当模块检测到人体进行报警发射时LED同步点亮,下面的一个绿色LED是低电压指示灯,当电池电压低于5伏时LED会点亮,提醒用户更换电池。这里介绍的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控制器使用台湾BISS0001专用集成电路,静态功耗很低,只有100微安。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BISS0001应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