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设计手册(3)
日期:2010-07-08 20:54  点击:738

三、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 入侵报警系统应由入侵探测器、传输系统、控制设备组成、并应附加音像(或两者之一装置).

(2)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盗窃、抢劫之报警功能,具有用于指挥调动处警力量的通信手段,其防范能力应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相一致。

(3)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必须结合实体防护系统和接处警力量的情况设计。

(4)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勘察的内容参见二。

(5)设备及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防范要求,满足使用环境条件,并有合适的性能价格比。

(6)所选用设备、器材均必须为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并经过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口设备、器材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7)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应有利于系统规模的扩充及新技术的引用。(8)系统应考虑安装方便、配置方便、使用方便。

(9)系统自身安全性、保密性要强。  

2.探测器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1)一般原则  

①选用入侵探测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所选用探测器必须符合GBl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进口设备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b.在探测器防护区域内,有盗窃行为发生时不应产生漏报警,无盗窃行为发生时应尽可能避免误报警。  

c.根据使用条件(设防部位、环境条件)和防区干扰源情况(气候变化、电磁辐射、小动物出入等)选择探测器的类型。  

d.根据防护要求选择具有相应技术性能的探测器。  

②探测器的安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应≥5m。  

b.探测器的作用距离、覆盖面积,一般应留有25%~30%的余量,应能通过灵敏度调整进行调节。  

c.设防部位的探测应满足以下条件:  

*防护区域内无盲区。  

*探测灵敏度满足防范要求。  

*在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  

d.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宜实施多层次防护(如室外周界、室内空问、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本身三层防护)。  

e.与报警联动的摄像机或照相机的防范区域,应设置与探测同步的照明系统。 

f.安装设计应避免各种可能的干扰。  

(2)常见入侵报警设防措施  

①栅栏加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

②砖墙上加栅栏结构,配置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  

③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阻挡式微波探测器、电动式振动(地音)探测器或埋入式泄漏电缆探测器等组成的无屏障周界防护系统。  

④玻璃破碎探测器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⑤磁控开关与门、窗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⑥各种微动开关构成的具体保护目标探测装置。  

⑦通道安装的压力探测装置。  

⑧控制空间某一区域的各种入侵移动探测装置。  

⑨固定或移动式紧急报警装置。  

⑩视频报警装置。  

11出入口控制装置。  

12其他措施。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