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谈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任务书的作用和内容及编写方法
日期:2012-03-21 14:41  点击:701
 1 前言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任务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设防目的和技术要求以文字、图表形式写出的文件。在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前,设计单位首先应了解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防范目的及基本要求,设计单位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工程进行设计。设计任务书是安全技术防范报警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工程方案设计、审核、验收的依据。也就是在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前,必须有设计任务书。
 
  目前,许多单位在建设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时,没有设计任务书。有的单位虽然有所谓的设计任务书,但设计任务书项目不全,内容简单,与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相差较远。甚至有的单位以口头协议为准。设计单位设计出的工程方案没有针对使用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作,采用的是同一个模式。一方面达不到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工程方案设计、审核、验收没有依据。因没有验收依据,只能根据原设计方案进行验收。对系统工程功能项目与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项目要求设计施工单位补充没有正式文字性的法律依据。工程在设计施工中,不断修改,产生许多矛盾,会给工程带来永久性的遗憾。
 
  下面就安全技术防范报警工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编制、格式等有关情况谈一些意见。
 
  设计任务书应由建设单位编制,但是目前建设单位了解国家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精通安全技术防范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对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大部分单位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也可以请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代编。但一定要征得建设单位认可。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应包括:单位简介、任务来源、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防护要求、设计要求、设备器材选用、人员培训、设计符合上报审核要求、建设工期、工程投资额控制、建成后达到的预期效果及政府相关部门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设计任务书应对系统功能以及要达到防范的目的和效果提出要求,但不应对系统使用的器材生产厂家、产品型号等规定过细。如有的单位在设计任务书中提出了使用什么厂家、什么型号的产品。设计施工单位在调试中出现问题,甲、乙双方互相推诿,造成矛盾。下文以某文博单位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为例,可参考按以下格式和内容。
 
2 某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任务书
 
2.1 单位简介
 
  某单位地处某,某年某月建馆,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少平方米等内容。该馆收藏了大量的国家文物,是展示当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单位文物库房、展厅面积等。并且标出被国家文物局、公安部审定为一级风险单位的时间。
 
2.2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防止文物被盗和破坏,经相关部门批准,该馆拟建立安全技术防范报警系统工程,预防和制止入侵、盗窃、抢劫、破坏文物等文物犯罪活动,确保国家文物安全。
 
2.3 编制依据及政府部门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
 
  为使技防工程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和管理要求,在设计本方案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
 
  (1)《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
  (2)《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3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16571—1996
  (3)《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
  (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92
  (7)《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
  (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1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1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13)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文物保字(95)第492号文,《关于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申报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
  (14)国家文物局、公安部(91)文物字第79号文件,《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15)公安部公科[2001]16号文件,《关于外商独资企业从事安防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16)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00]第44号文件,关于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4 单位建筑概况
 
  还应了解本单位建筑的具体分布情况。
 
2.5 设计指导思想
 
  该工程设计应遵循可靠、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
 
  (1)根据规定,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综合防范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采取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建设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的起点要高,要跟上现代化步伐。系统工程建成后,应具备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的功能,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安全防范工程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规划,总体设计,使工程设计方案要一次设计到位,并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如由于经费投入的限制和其它原因,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步实施。
 
  (3)通过技防工程的建设,建立健全技防设施,改善物防条件,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的优势和有机结合,构成一个现代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4)本工程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在达到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金。
 
2.6 被防护目标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单位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划分。在防护区中,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
 
2.7 工程项目的系统组成、技术及防护要求
 
  (1)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系统组成:由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声音复核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巡更时间大于30min)、停车场管理系统及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组成。
 
  (2)技术要求:系统应做到可靠,先进、经济、实用。
 
  可靠性:系统主机应按国标GB12663-2001中三级标准选用,在本地环境条件下正常稳定工作。
 
  先进性:在技术上,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便于扩展和升级。
 
  经济性:优化设计,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系统在符合国家标准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前提下,尽量少使用器材和设备。既减少建设时的投资和日常维修保养的费用,又降低误报率。
 
  实用性:操作简便,显示明确,计算机显示要汉化,维修方便,经久耐用。
 
  (3)防护要求:根据本单位的防护级别,不同部位的风险级别及环境条件,系统采取不同的防护要求,使系统对盗窃、抢劫、破坏等犯罪活动能够早发现,早制止,将盗窃分子拒于防护目标之外。
 
2.8 工程项目设计要求
 
  系统应以防盗报警为核心,声音复核、图像复核为配合,将三项功能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完善,综合能力强的安全防范报警体系。
 
  (1)入侵报警系统:报警主机应具有自检功能;声、光报警功能;记录、存储、打印的功能;应能显示报警信号的部位;同时应将开关机时间、报警时间、复位时间等信息存储在主机内,时间应精确到秒。
 
  报警探测器应选用报警探测器的技术种类应符合相应防护级别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使探测器能在现场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要求:周界防护、重点要害部位防护、空间防护、展柜防护、防抢劫等内容。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指标:①漏报警=0;②误报警日平均次数≤报警输入点总数的0.5%~1%次;③报警响应时间:分线制≤2s,无线和总线制任一防区首次报警≤3s,其它防区后续报警≤20s;④系统联动响应时间≤4s;⑤防盗报警控制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报警声压;入侵延迟时间、处警响应时间。
 
  (2)声音复核:声音复核的设置,必须实现对任一探测器报警后的声音进行复核。应能清晰地探测到现场人的说话、走路、挖、凿、锯时发出的声音。声音复核要与报警联动,同时要有手动切换功能。
 
  声音复核系统指标:①失真度≤5%;②信噪比≥42dB、频响范围200~10000Hz.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视频主机菜单显示应全汉字化;报警后,视频画面应显示部位、时间。重要的防护目标和主要通道均应设置图像复核系统。当报警探测器报警时,图像应自动切换到报警部位。也可手动切换到任意部位。
 
  视频系统技术指标:①系统设备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5000小时;②系统验收后的首次故障时间应大于3个月;③视频图像质量等级应达到主观评价4级以上,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其图像质量等级应不低于3级。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3级,至少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显示设备信噪比≥48dB,显示分辨率≥370线。应对重要防护部位进行24小时报警实时录音、录像。视频图像质量等级应达到主观评价4级以上,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3级,系统录像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
 
  (4)出入口控制系统:在重要部位的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有效管理门的开启和关闭,限制未授权人员出入。对出入人员及时间有登记和存储。系统应有校时功能,系统校时的计时精度应小于5s/d当电池作为主电源时,其容量应保证正常开启1万次以上,备用电源应保证连续工作48h.
 
  (5)电子巡查系统:应根据单位面积、环境和管理需要,设置电子巡查系统。按照单位规定的巡查顺序,对保安人员巡逻时间、顺序进行监督记录。
 
  (6)传输系统:前端器材与主控设备间的传输应采用总线制,既可节约线材,又便于设备维修,同时便于以后扩容;总线制应采取环形总线连接,避免局部发生短路、断路影响整个系统运行;交流强电线缆与直流线缆及弱电信号线缆要分开敷设,防止干扰。
 
2.9 供电系统
 
  系统除主电源外,还应配备备用电源,以保证停电时系统正常运行。
 
  供电系统技术指标:①应有稳压电源;②稳压电源应有净化功能,其标称功率应大于系统使用功率的1.5倍;③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2%.④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2Hz;⑤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⑥允许断电持续时间为0~4ms;⑦入侵报警系统备用电源容量至少应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时间大于8小时。视频监控系统备用电源容量至少应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不小于1h.
 
2.10 防雷接地
 
  系统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做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中心控制室内应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不小于35mm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等电位接地,系统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Ω,接地导线截面积应大于25mm2.摄像机在室外安装时宜有防雷措施。
 
2.11 器材设备选用
 
  为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系统选用的设备、器材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有合格证书,经国家指定的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非正式产品或未经检测的试制产品。
 
2.12 人员培训
 
  值班和系统维修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岗位培训和考核。经过培训,使值班人员能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和一般故障的维修。
 
2.13 设计应符合的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方案,应报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设计单位要在充分调研、勘察、论证的基础上,按程序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图纸要规范、标准、整齐完全,资料完备。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的全部资料要达到上报审批的要求。
 
2.14 建设工期
 
  根据各单位工程进度和要求可自行确定。
 
2.15 工程投资额控制
 
  根据各单位对系统功能、设备档次要求和资金预算情况确定。
 
2.16 工程建成后达到的预期效果
 
  系统建成后,应达到性能先进,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寿命长等效果。在防范效果方面,应做到防范严密,常备不懈,无懈可击的防范效果,并且能及时有效地把盗窃行为制止在初始阶段,确保单位文物安全。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