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代ICT开发应用的一般趋势
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我国已经将大力发展传感网、物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部署实施。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10条8英寸、0.18微米和2条12寸、90纳米的芯片生产线,芯片设计水平达到65纳米、集成度超过3000万门,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明显缩小。“龙芯”64位通用CPU芯片、网络路由交换芯片、手机基带芯片、数字音视频和多媒体处理芯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等一批中、高端芯片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随着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并掌握平面封装、芯片级封装和多芯片封装等较高端技术,为我国发展物联网、传感网核心技术提供了基础。
物联网和传感网
在二战期间,RFID标签被英国空军用于识别己方飞机;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曾用RFID标签跟踪核材料;70年代,RFID从军事领域解禁,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主要用于动物标记;80年代,主要应用于访问权和安全的控制,如汽车公路收费、门禁系统等;90年代,电子收费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大大促进了RFID技术的发展。21世纪,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制造业、物流业和零售业。
而传感网是信息技术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传感器网络将形成无所不在的应用。传感网(物联网)是由一组传感器节点(传感、采集、处理、收发、网络于一体)以特定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o观察者,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互联网连接的是人,传感器网络连接的是物。传感网是以感知为目的的物物互联,从用户或产业角度又叫物联网。
主要应用:
..军事应用
监视 、侦察、定位、通信、计算、指挥
..环境科学
大气、土壤、森林、海洋、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
..医疗健康
病人监护、药物管理、新药品试验、远程医疗
..空间探索
借助航天器撒布传感器网络进行星球探测
..工业和交通管理
生产过程监测、控制、仓库管理、交通管理、车辆监测跟踪
..商业应用
一、新一代ICT开发应用的一般趋势
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我国已经将大力发展传感网、物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部署实施。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10条8英寸、0.18微米和2条12寸、90纳米的芯片生产线,芯片设计水平达到65纳米、集成度超过3000万门,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明显缩小。“龙芯”64位通用CPU芯片、网络路由交换芯片、手机基带芯片、数字音视频和多媒体处理芯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等一批中、高端芯片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随着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并掌握平面封装、芯片级封装和多芯片封装等较高端技术,为我国发展物联网、传感网核心技术提供了基础。
物联网和传感网
在二战期间,RFID标签被英国空军用于识别己方飞机;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曾用RFID标签跟踪核材料;70年代,RFID从军事领域解禁,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主要用于动物标记;80年代,主要应用于访问权和安全的控制,如汽车公路收费、门禁系统等;90年代,电子收费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大大促进了RFID技术的发展。21世纪,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制造业、物流业和零售业。
而传感网是信息技术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传感器网络将形成无所不在的应用。传感网(物联网)是由一组传感器节点(传感、采集、处理、收发、网络于一体)以特定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o观察者,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互联网连接的是人,传感器网络连接的是物。传感网是以感知为目的的物物互联,从用户或产业角度又叫物联网。
主要应用:
..军事应用
监视 、侦察、定位、通信、计算、指挥
..环境科学
大气、土壤、森林、海洋、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
..医疗健康
病人监护、药物管理、新药品试验、远程医疗
..空间探索
借助航天器撒布传感器网络进行星球探测
..工业和交通管理
生产过程监测、控制、仓库管理、交通管理、车辆监测跟踪
..商业应用
智能家居环境、体育比赛裁判,交互式博物馆,交互式玩具
RFID(射频标签)和无线传感器
2007年,日立开发出世界最小的RFID芯片仅0.05mm*0.05mm,仍然有128bit ROM,可存储38位数字的ID号,可以轻松的装在任何物品上。微软研发部门前任领导Dan Rosen称, 我们学到最有价值的事是未来成本超过25美元的每一样物品除食品外都将连到网上。 RFID具有作用距离长,快速多标签读写,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实现物品标签的多样化、系列化、微型化。同时RFID又具有很好的融合和渗透性。如与3C、3G、传感器、GPS、生物识别等技术融合,嵌入到各种产品中。随着RFID标准的统一及网络化的发展,RFID系统兼容性将得到更好的发挥,将推动RFID从独立封闭系统走向物联网。

世界上最小的RFID芯片堪比头发丝

RFID标准的制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国际上的RFID标准包括PCGlobal、ISO/IEC、UID、AIM、IP-X。我国为RFID使用频率划分了两个频段,除了920MHz~925MHz频段外,还从800MHz频段中划出了840MHz~845MHz供使用。

EPC物品编码格式
对应无线频率的RFID标准
走向下一代互联网
互联网目前面临着可扩展性、安全性、服务质量、互联网的治理、合理的商业模式等诸多挑战:
在技术方面的挑战---可扩展性问题
.传送能力的可扩展性:尽管综合利用OFDM、PDM、DWDM等多种调制方式和多电平线路编码以及相干检测等光传输技术在实验室可达到单根光纤传输25.6Tbps(160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