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0年前,就有安防企业将关注的眼光投向农村市场,但是只处于“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的局面。近几年随着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城市范围内的技防建设不但有了量的积累而且完成了质的飞跃,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效益。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技防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安防行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智能城市建设的开展,平安城市的大力投入,都给安防厂商和安防工程商、系统集成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按照行内人士的说法,安防进入大单时代。
重庆:海康威视、CSST的业务创新
BT试水者海康威视
在2011年的展会中,很多企业都在谈海康威视,77亿的大单,从视频监控向对讲、报警、门禁全产品线发展等话题,都成为各个安防企业彼此探讨的对象。而海康威视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在2012年显现出来。但行业人士普遍观点认为,安防项目垫资模式增多,企业谨慎进入。
海康威视在重庆项目采取的BT运营管理模式,已经在安防中形成一股小的风潮,CSST在昆明平安城市项目中的BLT运营也为很多大型工程开发了一条新的模式,在此之后很多BT/BOT的项目纷纷上马,也使得大型项目的中标资金门槛进一步提高。因此不仅是上市企业,国企、与投资公司有合作的企业均表示自身资本实力雄厚。烽火众智董事总经理王峰也表示:“烽火众智的前身是烽火科技集团成员之..武汉虹信通信旗下的网络技术事业部。随着烽火科技集团智能技术逐渐培育成熟,同时对安防行业非常看好,在这个事业部运作5年之时,整合了集团相关资源,由国资委注资1.3亿成立了烽火众智。烽火科技集团对烽火众智承载的物联网智慧城市业务寄予高度重视。”
海康威视重庆项目对安防业务创新的价值还在于开创了咨询业务新模式,从这个角度看,海康威视重庆项目可说为中国安防行业打破了“天花板”,使安防人士认识到,安防不仅是生产产品和做项目。尤其是数字城市项目日益增多,更多的企业以总包的形式拿下项目,与IT、通信企业之间协调、大型项目管理、工程资讯等工作都会使安防行业的企业一时间头昏脑胀。海康威视有中电集团的支持,那么其他的企业应该怎么办?因此很多具有多种资质的集成商看中了这块未经开发的新蓝海市场,纷纷开设了工程管理、项目资讯等业务,在工程利润越来越小的今天,海康无疑为中国安防集成商开拓了一片新的市场领域。
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安防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黄天荣表示:“中国的最终用户愿意支付30-45万美元的咨询费,只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系统规划。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规范安全和建筑物的开放式接口,因为创新和标准是西门子的核心。”
海康威视副总裁郑一波表示:“重庆项目专门成立一个项目组,完全独立运营,当重庆项目完成后,这个项目组可能会变成技术支持性的服务公司。”
服务商CSST
2011年5月17日,重庆市安监局在重庆天宇大酒店与安防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举行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参加签约仪式的有市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健康,安防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CSST首席运营官王利中先生、CSST首席战略官曹国辉先生和CSST节能减排、教育、消防、研究院等负责人,市安监局产业办等参加了会议。双方就合作目标、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并取得一致意见。市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健康,安防安防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CSST首席运营官王利中先生在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安防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从2011年至2015年投资总额不少于300亿元人民币,以安全、健康为核心,致力于为中国平安城市、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综合业务支撑,从而更好地推进重庆市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和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的建设进程。
上海:10万台摄像机带来的市场机会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工作会议消息,2012年上海将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街面将新增10万台摄像机,社会单位图像将与公安系统进行联网。同时,房地产政策调整带来的安防产品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值的关注,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2012年上海安防行业增量部分与改建部分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后世博期间,上海类似迪士尼等超大型项目以及地铁改扩建工程不断深入,特别是今年继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街面将新增10万台摄像机。据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大概拥有摄像机30万台,今年计划新增数量将达到基础存量的30%,规模可谓相当大。
农村: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系统建设
全国各地农村技防利好政策
早在10年前,就有安防企业将关注的眼光投向农村市场,但由于受经济水平以及消费意识的制约,这一市场始终没有产生规模效应,而是处于“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的局面。近几年随着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城市范围内的技防建设不但有了量的积累而且完成了质的飞跃,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效益。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技防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2011年公安部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在农村地区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在80%以上的东部地区,70%以上的中部地区,60%以上的西部地区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建立以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系统为主体的技防系统。这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安防市场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各地针对农村技防的利好政策
河南省:
河南省在农村安防政策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为了克服当地经济因素影响,农村安防投资主要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筹、企业捐助的方式,或是“政府垫资、群众先用、有效再买”的方式促进农村安防的普及,同时对应用产品进行公开招标。据了解,目前河南省超过80%的农村和60%的用户实现了技防覆盖,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农村共安装各类技防设施864万多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8%,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1%,其中建监控系统10386个,727个农村派出所建设了三级监控平台。
安徽省:
结合本地农村安防需求,以报警联网建设为主,监控为辅助,并且在试行期间要求农村90%以上的电力、水利、通信、油气管线、重要物质储存库等基础设施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同时辅以视频监控系统。而且在城郊结合部、乡镇商业区、案件高发区、重要交通路口等重点区域安装了联网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力图将技防手段引入到农村的安全防范中,加强农村安全建设。
陕西省:
陕西省则提出了在2012年之前实现全省市、县、村三级互联、互通、互控的安防效用,截至去年有100多个行政村安装了监控探头,有3300多个行政村、约75万农户安装了警铃,将农村技防建设推入另一个阶段。
山东省:
据统计从2006年以来也筹资了5亿多用于农村的技防建设。
此外江浙、广东等地的农村安防建设也陆续持以积极地推进。
总的来讲,我国农村安防建设主要以各地区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农村环境需求为导向,推出一系列农村安防政策,目前西北边区也已加强农村安防建设力度,旨在逐步普及技防在农村的应用。而部分沿海或是中部经济较好的地区,如江浙等地开始报警联网监控等更高技防手段的建设,而且农户的个体需求也与日增长。
工地: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刚开始
2012年3月6日,从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李廷贵处获悉,广州今年将在30个工地安装一套远程监控系统,让城管远距离监控工地噪音、扬尘、泥头车,发现违规情况后既能马上出动,又可以控制工地门口的路障截停泥头车,广州将成为全国首个采用这种先进设备监管工地的城市。
针对市民投诉的夜间施工扰民问题,从前晚至昨天凌晨,市城管局与市建委、环保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在全市进行整治夜间施工噪声扰民专项行动,共查处违规夜间施工7宗,查处违章余泥车带泥上路3宗。
据统计,截止今年2月,全市共有在建工地2264个,其中出泥工地64个。目前,全市在建工地于春节后基本上已开始施工。前日晚上的行动,执法队伍分多路,出动近400人对全市在建工地进行执法联合大检查,特别是对2月26日在《沟通无界限》电视节目中,市民反映强烈的夜间施工扰民工地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测试。行动中共检查工地26个,余泥车26辆,其中查处工地违规夜间施工7宗,查处违章余泥车带泥上路3宗。当晚还对泥头车无证运输、建筑废弃物乱排、占到经营等问题进行了检查。
李廷贵表示,市城管局今年将进一步调整执法思路,由市直属分局分片包干,综合执法,配合区城管执法分局,在工地管理方面特别是夜间施工噪声扰民和建筑废弃物排放与运输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力求取得实效。
同时,今年城管部门还将加快建筑工地和余泥运输智能监管平台建设,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工地管理水平。目前,监控平台已经完成了研发和试用,城管部门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平台建设和发展,逐步完善路障系统、噪声监测系统、扬尘监测系统、对讲调度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技术手段监管建筑工地。城管方面表示,在技术手段的支持帮助下有信心管好工地,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特别说明:本文系《集成商观察》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