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空气调节---第一节 空气调节系统工作原理
日期:2008-06-28 00:00  点击:2975
    本节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和状态参数, 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等内容,通过学习应了解空调系统涉及的空气的基本性状指标,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一、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氮、氧、二氧化碳、尘粒和水蒸气等。没有经过处理的空气的成分依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局部空间内空气的成分与其周围散发性物质的成分密切相关。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对空调系统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空气夹带尘粒的能力与空气的流速有关;一般来说,流速越大,其夹带能力也越大。空气在同一连续段中流动时,往往在流速变慢或静止的区段中析出尘粒。因此,在空调系统中,灰尘经常积蓄在风机叶片的背面、进出风口和风管的转角位置、截面变化区段。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空调中新风量设计的一个技术指标,室内空气中氧的含量不足或者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都需要加大新风量,增加通风换气的流量和次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对人体的舒适感、产品质量、工艺过程和设备的维护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室外空气水蒸气的含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室内空气水蒸气的含量可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人工调节。

  二、空气的状态参数

  描述空气的状态,除了压力、温度等参数外,还需要对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和空气的含热量进行描述。

  1.湿度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称为湿度。湿度通常可用绝对湿度、含湿量、饱和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等表示。

  2.焓

  空气的焓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含有的总热量,亦称“热函”。
  空气的比焓:即1kg湿空气中所含有干空气的热量与所含水蒸气的热量之和。

  三、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1)空气调节的任务
  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某一特定空间内,对空气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及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达到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工艺过程和人体舒适的要求。舒适空调一般指夏季室内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40%~65%,空气平均流速小于0.3m/s;冬季室内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40%~60%,空气平均流速小于0.2m/s。洁净度是指在保证房间空气的温湿度符合要求的同时,对房间空气的压力,噪声,尘粒大小、数量也有严格要求。

  (2)空气调节主要作用

  四、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1.空调系统的构成

  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空气处理系统、能量输送分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

  2.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包括三大独立的管路循环,即制冷工质的循环、热媒的循环和冷媒的循环。制冷工质在制冷装置中是制冷剂,它用其他能量作为动力,形成高温区和低温区。高温区的工质向热媒传送高温热量,使热媒温度升高;低温区的工质吸收冷媒中的热量,使冷媒温度降低。对工质的要求是性能稳定,安全高效,无污染。工质在制冷机中,温度、压力处于由高到低,又由低到高地不停变化,形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管路循环系统。热媒,即输热介质,负责把工质中的热量连续不断地输送出去,通常是水、水蒸气或空气。冷媒,即输冷介质,负责把被工质冷却的介质连续不断地输送出去,通常是水、盐水或空气。空调制冷系统中常用的冷媒是水,这种水称为冷冻水。热媒和冷媒的循环有封闭的,也有开放的。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