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安全用电与建筑防雷---第三节 建筑防雷
日期:2008-07-04 00:00  点击:1047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电就是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的放电现象。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本节介绍雷电的常识和防雷的措施。通过学习,应掌握建筑物防雷分类,了解防雷系统的组成,了解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了解防雷设施的维护要求。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雷电的破坏作用有两种,一种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的直接雷击,叫做直击雷过电压或直击雷。另一种是雷电的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所引起的过电压,叫做感应过电压或感应雷。它们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种类

特点

直接雷击

雷云直接对地面物体放电,雷击的时间虽然很短,只有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秒,但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可达100~200kA,使空气温度骤然升到摄氏1~2万度,产生强烈的冲击波,造成房屋损坏,人畜伤亡。当雷电流通过有电阻或电感物体时,能产生很大的电压降和感应电压,破坏绝缘,产生火花,使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燃烧、爆炸,使危害进一步扩大

感应过电压或感应雷

静电感应是由于建筑物上空有雷云时,建筑物会感应出与雷云所带电负荷相反的电荷,雷云向地面开始放电后,在放电通路中的电荷迅速中和,但建筑物顶部的电荷不能立刻流散入地,便形成很高的电位,造成在建筑物内的电线、金属设备、金属管道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和人身事故

电磁感应是当雷电流通过金属体入地时,形成强大的磁场,能使附近的金属导体感应出高电势,在导体回路的缺口引起火花

  二、民用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根据建筑物遭受雷击后的严重程度,遭受雷击机会的多少,以及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即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第一类防雷的民用建筑物

  它是指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属于国家级的大型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的民用建筑物

  它是指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以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的民用建筑物

  三、建筑物防雷系统的组成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雷电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在建筑物上安装防雷设备。建筑物的防雷主要采用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及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直接导入大地。

  1.接闪器

  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的金属导体。主要功能是把接引来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向大地中泄放,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害。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以用滚球法进行确定。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布置接闪器时可单独或任意组合。保护范围如下图所示。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

  2.引下线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与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使雷电流构成通路。在高层建筑中利用其柱或剪力墙中的主筋作为引下线,随主体结构逐层串联焊接至屋顶与接闪器连接。

  3.接地装置

  接闪器通过引下线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的装置称之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

  四、建筑物的防雷保护

  1.基本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主要应防止直击雷、感应雷以及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具体应根据实际场所进行布置。

  2.防雷设施的维护

  为保持防雷装置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应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在检查维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