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70年代非常流行的声柱式扬声器可以说是第一代线阵列扬声器,但其局限性在70年代早期已经变得非常明显。随后被号角负载技术接替过一阵子,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L-Acoustics的Christian Heil博士建立广为所知第二代扬声器。第三代线阵列音箱和第二代线阵列音箱的区别在于科线达的声波耦合方式,科线达的声透镜产生凹面波经过散射作用,离开声透镜一定距离后耦合成平面波,平滑完整的平面波由此能够传输更远距离。
当今高水平的现场演出一般都会采用线阵列音响,这些音响一般都是建立在第二代扬声器技术之上。直到2004年终,德国HK audio宣布推出了第三代线阵列音响,2005年初,即被香港卓新集团所引进,在2005年的1月18日首次在人民大会堂投入使用,并被北京尊和公司在当年4月底引进到中央电视台。第三代线阵列自此开始进入国内人们的眼界。
而让科线达这套第三代线阵列真正在户外使用并开始广为关注的,当是4月10日举行的2005北京国际接力-马拉松赛。世界各地共约三千名选手参加这项国际著名赛事举办20周年的比赛,比赛同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户外文艺演出上使用的正是德国HK audio生产的第3代线阵列音箱,这也是科线达首次在国内大型户外演出活动中露面。演出中共计使用了CDR 208 S/T中高音音箱32只,CDR 210 F吊挂型低音箱16只,CDR 210 Sub落地低音箱16只。
7月20日,中国舞美学会音响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场名为“线性阵列扬声器系统最新技术发展”技术交流会,来自德国HK audio公司第三代线阵扬声器系统科线达为实例,介绍国际上在线阵列扩声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动向。德国HKaudio公司演出音响国际销售经理christian srumpp先生主讲了线阵列扬声器声学的理论基础、第三代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技术突破点和科线达系统构成和使用方法。到场者均为业内人士,对宣传中的第三代线阵列进行现场试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