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之家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楼宇对讲  CAD  门禁  综合布线  ar800-hn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消防灭火 » 技术专栏 » 正文

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设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manage  浏览次数:550
核心提示:一、问题的提出 安全疏散是建筑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烟气未到达危害人员生命安全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动。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使人员能从发生
 
 
 

    一、问题的提出 

    安全疏散是建筑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烟气未到达危害人员生命安全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动。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使人员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消防人员灭火救援提供条件。 

    火灾中的安全区域是指建筑室外、建筑中的避难层、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而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是建筑中最主要的安全区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商场等功能复杂的大体量建筑不断增多。在消防审核、验收的过程中,凡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也都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但发生火灾时,这些理论上安全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安全值究竟有多大?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又有多少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能保持常闭状态?因此,对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有必要进行探讨。 

    二、规范依据 

    所谓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8条)〕。一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为不燃烧体3.00小时,二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为不燃烧体2.50小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双向弹簧门,但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工业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等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是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1条: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2条: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开; 

    3.除楼梯间的门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4.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其他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综上所述,由封闭楼梯间的概念及设置要求可以看出,封闭楼梯间是由墙体、防火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设备共同作用的建筑设施,形成封闭楼梯间的任何一种设备故障都会对封闭楼梯间的使用带来影响。防火门是封闭楼梯间能否产生作用的一个关键部件。目前,封闭楼梯间中采用的多为常闭式防火门。常闭式防火门由门框、防烟条、门扇、闭门器、顺位器、门锁等部件构成,防火门的任何一个构成部件损坏也会对封闭楼梯间的作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防烟楼梯间: 

    所谓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及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建规》第2.0.19条)。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建规》第7.4.3条: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并应按照本规范第11章的要求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平方米,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平方米,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平方米; 

    4.疏散通道通向前室及前室通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住宅的楼梯间前室除外);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综上所述,防烟楼梯间是由防火门、防烟前室、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备、排烟设备、正压送风设备等组成的建筑设施。防烟楼梯间的任何一个构成部件损坏都会对防烟楼梯间的作用产生影响。防火门也是构成防烟楼梯间的基础部件。目前,防烟楼梯间中采用的多为常闭式防火门。 

    三、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烟气和热气进入楼梯间,为建筑内的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逃生通道。而防火门则是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基础构成部件,任何一樘防火门或者防火门上任何一个部件的损坏,都会从根本上使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内的应急照明、排烟设施、正压送风设施等部件英雄无用武之地。既然防火门的设置在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实际应用过程中,现行的常闭式防火门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呢?从理论上讲,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至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内即进入了安全区域。但实际应用中,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基本上起不了防止烟气和热气进入楼梯间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损坏,起不了阻止烟气和热气进入楼梯间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厂房、酒店、KTV等人员出入比较频繁的场所比较普遍,表现形式如防火门门扇破损、闭门器损坏或脱落、顺位器损坏或脱落等,形成原因除产品质量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防火门的频繁使用。 

    2.部分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擅自将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拆除。这种现象在酒店、宾馆、KTV等装修比较豪华的场所比较普遍,行为动机有的是出于美观考虑,但更多的是为了便于使用。 

    3.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这种现象在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各种场所都有出现,其最主要的动机是便于使用。 

    综上所述,基于频繁使用或方便使用等因素,造成了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中大量的常闭式防火门被损坏或处于常开状态,使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形同虚设,既起不到防止烟气、热气进入楼梯间的作用,也成了消防监督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 

    四、解决方案 

    既然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采用常闭式防火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此多的弊端,那么,有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呢?在不违反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等规范的前提下,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消防监督几年来的经验,提出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1.在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采用“防火卷帘+常闭式防火门”的做法,即在原来需要安装常闭式防火门的部位,安装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卷帘,在防火卷帘旁再加装常闭式防火门。正常情况下,防火卷帘收拢,人员可以通过防火卷帘的位置自由出入,紧急情况下,防火卷帘下降,人员则可以通过防火卷帘旁的常闭式防火门逃生。采用“防火卷帘+常闭式防火门”的做法,既能达到常闭式防火门阻止烟气和热气的作用,又能解决常闭式防火门使用不便、频繁使用导致损坏等弊端。 

    2.在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采用常开式防火门。防火门根据使用时的开启状态,可分为常开式防火门和常闭式防火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为常闭式防火门。常开式防火门由门框、防烟条、门扇、闭门器、电磁阀等部件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为正常情况下,电磁阀通电,产生磁力,使防火门保持常开状态,发生火灾时,联动系统切断电磁阀的电源,电磁阀磁力消失,防火门呈关闭状态。采用常开式防火门代替常闭式防火门,既能达到常闭式防火门阻止烟气、热气的作用,也克服了常闭式防火门不美观、使用不便、不耐用等弊端。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弱电基础 | 常用软件 | 信息发布规则 | 积分规则 | VIP会员注册 | 广告投放 | 弱电培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RSS订阅
★本站手机app客户端已上线!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