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之家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楼宇对讲  CAD  门禁  综合布线  ar800-hn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消防灭火 » 方案设计 » 正文

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manage  浏览次数:1078
核心提示: 3.成品保护 (1)整体安装的通风机在搬运和吊装时,与机壳边接触的绳索,在棱角处应垫好柔软的材料,防止磨损机壳及绳索被切断。 (2)通风机的进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应设有单独的支撑;各种管路与通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使设备受力。风机安装
 
 

3.成品保护

(1)整体安装的通风机在搬运和吊装时,与机壳边接触的绳索,在棱角处应垫好柔软的材料,防止磨损机壳及绳索被切断。

(2)通风机的进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应设有单独的支撑;各种管路与通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使设备受力。风机安装后,不应承受其他机件的重量。

二、风管及其部件的制作安装

风管及其部件采用加工场集中加工,再运至安装现场进行安装。风管的加工及制作分工应按流水作业法进行分工,即在加工场安排对风管加工技术精通的技术工人,专门从事风管的加工制作,施工员对加工人员进行制作交底,风管加工工人按要求制作风管及风管支架并检验直到合格,并对已做好符合要求的风管及支架标识进行保存。由技术管理人员向专门风管安装的技术工人进行风管安装技术交底,按施工图及已标识制作完成的风管及支架通过材料运输班搬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当日进行检查,当一部分

安装完成后,由技术管理人员会同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用相应表格记录。

(一)风管及其部件制作

1.施工工序:展开下料剪切 倒角 咬口制作 风管折方 成型方法兰下料 焊接 打眼冲孔划线下料 找平找正 圆法兰下料 打眼冲孔检验 成品喷漆 翻边 铆法兰 出厂

2.风管连接

咬口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与风管的连接,采用无法兰连接和法兰连接两种形式。矩形法兰,当b≤630mm 时采用无法兰连接,当b>630mm 时采用法兰连接。无法兰连接风管的接口应采用机械加工,尺寸应正确、形状应规则,接口处应严密。无法兰矩形风管接口处的四角应有固定措施。风管无法兰连接采用承插、插条等形式。

(1)圆形法兰的加工

先将整根角钢或扁钢放在冷煨法兰卷圆机上按所需法兰直径调整机械的可调零件,卷成螺旋形状后取下。将卷好后的型钢画线割开,逐个放在平台上找平找正。调整的各支法兰进行焊接、钻孔。圆法兰用料规格应符合表6-2的规定。

(2)矩形法兰的加工

矩形法兰由四根角钢组焊而成,划线下料时应注意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能小于风管的外经,用型钢切割机按线切断。下料调直后放在钻床上钻出铆钉孔及螺栓孔、孔距不应大于150mm,宜120 mm。钻孔后的角钢放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焊接时按各规格模具卡紧。法兰的四角应设置螺栓。矩形法兰用料规格应符合表6-3 的规定。

3.风管的加固措施

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 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其管段长度在1000mm 以上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加固方法是直接在风管上加工压槽突出的筋条和立咬口,利用镀锌进行加固,其观感好,节省材料,使用效果也较好,本工程主要用这种方式来进行风管的加固。

4.风管与法兰铆接

风管与法兰组合成形时,风管与扁钢法兰可用翻边连接;与角钢法兰连接时,风管壁厚小于或等于1.5mm 可采用翻边铆接.风管与法兰铆接前先进行技术质量复核,合格后将法兰套在风管上,管端留出10mm 左右翻边量,管析方线与法兰平面应垂直,然后使用液压铆钉钳或手动夹眼钳用铆钉将风管与法兰铆固,并留出四周翻边。翻边应平整,不应遮住螺孔,四角应铲平,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

5.矩形风管弯头b≥500mm 时,应设置导流片,导流片的弯曲半径、间距、长度应符合通风空调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图标有三通调节阀的风管三通处,制作安装T306-1 型三通调节阀,三通调节阀在进行风量平衡后,应用不被覆盖的油漆加以标注。

6.风管成品检验后应按图中主干管、支管系统的顺序写出连接号码,合理堆放码好,等待运输至安装现场。

7.成品保护

(1)要保持镀锌钢板表面光滑洁净,放在宽敞干燥的隔潮木头垫架上,叠放整齐。

(2)法兰用料分类理顺码放,露天放置应采取防雨、雪措施、减少生锈现象。

(3)风管成品应码放在平整,无积水,宽敞的场地,不与其他材料,设备等混放在一起,并有防雨措施。码放应按系统编号,整齐、合理,便于装运。

(4)风管搬运装卸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成品。

(二)风管支、吊架的制作及安装

1.确定风管标高,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支、吊架形式。本工程主要选用吊架,用φ8 的吊杆螺丝加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或梁上。

2.风管的吊架间距按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不同规格的风管分别设置,风管水平安装时,当最大边长B<400mm 时,吊架的间距不超过4m;当最大边长

B≥400mm 时,吊架的间距不超过3m。

3.吊杆螺丝在安装前先除锈,刷两遍防红丹锈漆,再刷一遍灰面漆。与风管连接外的丝扣长出约为1~2cm,并垫上垫片。吊架安装时应避开测量口、调节阀及防火阀的操作手柄等,以免影响阀门的操作。防火阀必须单独设置支吊架。

(三)风管及其部件的安装

1.风管在加工场预制好后,再运至现场安装(大尺寸风管在现场镶装)。

2.风管安装顺序:主管→支管→各类阀件→风口。

3.安装前,应先按设计及装修图纸确定风管安装标高,划出风管安装中心线和风管吊码安装线,可用拉线检查整段风管的标高,调整吊杆螺丝进行

水平度调整。

4.法兰连接风管,法兰与法兰之间选用δ=3mm 橡胶片作垫料(或8501 型

阻燃密封胶带)。

5.风管上的防火调节阀如果安装在间墙上,需用普通薄钢板或镀锌钢板δ=1.2mm 制作保护罩保护调节手柄部位。如果不是安装在间墙上,则过墙处用δ=1.2mm 以上的薄钢板或镀锌钢板制作短管与风管连接。防火阀要用固定支架。

6.送风散流器和回风百叶的安装配合装修进行,在装修龙骨调平后,进行散流器和回风百叶的安装,要求散流器和回风百叶的装饰面与天花面平。

7.明装风口要求统一整齐,间距一致,标高相同。

8.风口防火阀安装前先检查其外观、加工质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等,安装位置应按照施工图要求的位置,安装方向与气流一致。

9.成品保护

(1)暂停施工的系统风管,应将风管开口处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2)风管伸入结构风道时,末端应安装上钢板网,以防止系统运行时,杂物进入金属风管内。

(3)交叉作业较多的场地,严禁以安装完的风管作为支、吊、托架,不允许将其他支、吊架焊在或挂在风管法兰和风管支、吊架上。

(4)运输和安装阀件时,应避免由于碰撞而产生的执行机构和叶片变形。露天堆放应有防雨措施。

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

1.布  线

1.1  弱电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1.2  弱电系统布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1.3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1.4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1.5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6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1.7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1.7.1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1.7.2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

1.7.3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

1.7.4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

1.8   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1.9  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1.10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在下列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1.10.1  线槽接头处;

1.10.2  距接线盒0.2m处;

1.10.3  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1.11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1.12  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1.13  弱电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2 .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2.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1.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2.1.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1.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2.1.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2.2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2.3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2.4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2.5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2.6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2.7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3.1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

3.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3.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4.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4.1  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4.2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3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  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4.3.2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退色;

4.3.3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3.4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4.3.5  导线应绑扎成束;

4.3.6  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4.4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4.5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5.  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5.1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5.2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

5.3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用金属软管。

5.4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5.4.1  测量接地电阻,并作记录;

5.4.2  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5.4.3  审查施工质量。

四  电气部分安装

电缆敷设

1.施工流程

桥梁选择→外观检查→支、吊架安装→桥架组装→电缆敷设

室内电缆桥架的安装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并在电缆桥架全部安装毕后,再进行电缆敷设。

2.桥架安装

 2.1  一般情况下,可用有孔托盘或梯架。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净距应符合规定;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2.2  由托盘、梯架引出的配置应使用钢管,当托盘需要开孔时,应用开孔机开孔,严禁用气、电焊割孔。

2.3  电缆桥架应良好接地。

3. 电缆敷设

3.1  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检查,对于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量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3.2  电缆敷设前,为防止电缆排列交叉,应事先将电缆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再按图表进行施工。

3.3  电缆敷设时,应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处留有备用长度。      

3.4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当电缆敷设路径较长时,应将电缆放在滚轮上(每隔2~2.5m处放好滚轮),引导电缆向前移动。

3.5  电缆沿桥架设时,应单层敷设,并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垂直敷设时电缆每隔1.5m~2m 处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m~10m进行固定。

3.6  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置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标明线路编号、型号及起止点。

3.7  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在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不应大于桥架横截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D)。

4.电缆穿管线路工程

4.1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倍。

4.2  一根电缆保护管有直角弯时不应超过2个,并且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保护管连接时,应采用大一级短管套接或采用丝扣连接,并在管接头两端焊跨接地线。保护管敷设好后应将两端管口堵严。

 

5.  配管线工程

5.1  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和接零应可靠。

5.2  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线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5.3 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

5.3.2 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5.4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用熔焊连接。

5.5 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5.5.1 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5.5.2 安装电器的部分应置接线盒。

5.5.3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5.6 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5.7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材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符合下列要求:

5.7.1 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

5.7.2 芯线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5.7.3 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5.8  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套线和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的高度相同。

5.9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

5.10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5.11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5.12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同一根钢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八根。

5.13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5.14 导线在管内不应设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5.15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5.16  导线在槽板内不应设接头,接头应置于接线盒或器具内,盖板不应挤伤导线的绝缘层。

5.17  塑料线槽须经阻燃处理,处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制造厂标。

5.18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 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横截面积的60%。

5.19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总截面积之各,不应大于线槽横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 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连接线内。

5.20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盘、柜 的 安 装

1. 一般要求

1.1 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 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1.1.2  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成套柜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

 

<5

1.2盘、柜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1.3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1.4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5

盘间偏差

相邻两盘边

<1

成列盘面

<5

盘间接缝

<2

   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

1.5  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1.6  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成套柜应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1.7 成套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7.1 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

1.7.2 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1.7.3 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1.7.4 柜内照明齐全。

1.8  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2. 盘、柜上的电器安装

2.1  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 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2.1.2  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2.1.3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2.1.4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1.5  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

2.1.6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

2.1.7 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

2.1.8 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明完好。

2.2  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 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2.2.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2.2.3  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2.2.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2.2.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2.2.6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2.2.7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2.2.8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2.3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2.4 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5  盘、柜上的小母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铜棒或铜管,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6 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2.6.1、盘、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允许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

额定电压(V)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额定工作电流

额定工作电流

≤63A

>63A

≤63A

>63A

≤60

3.0

5.0

3.0

5.0

60<U≤300

5.0

6.0

6.0

8.0

300<U≤500

8.0

10.0

10.0

12.0

 

2.6.2  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3.二次回路结线

3.1 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3.1.2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1.3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3.1.4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3.1.5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3.1.6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3.1.7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3.1.8 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截面的绝缘导线。

3. 2 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

3.2.2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

3.2.3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3.3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3.4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 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3.4.2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4.3  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3.4.4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3.4.5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3.4.6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5 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电源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

项目

计划内开始时间

计划结束时间

人 数

备注

消防管道安装

 

 

  6

 

消防箱安装

 

 

  4

 

喷淋管道安装

 

 

  10

 

喷淋设备安装

 

 

  4

 

喷头安装

 

 

  6

 

防火卷帘安装

 

 

  6

 

报警线管安装

 

 

  8

 

报警管内穿线

 

 

  8

 

探头、主机安装

 

 

  6

 

风管安装

 

 

  8

 

风机安装

 

 

  6

 

配电室内线管安装

 

 

 10

 

管内穿线

 

 

  6

 

照明灯具安装

 

 

 12

 

冷气主机安装

 

 

 6

 

其它相关辅助工程

 

 

 8

 

各系统调试验收

 

 

 30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弱电基础 | 常用软件 | 信息发布规则 | 积分规则 | VIP会员注册 | 广告投放 | 弱电培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RSS订阅
★本站手机app客户端已上线!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