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弱电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之家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楼宇对讲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门禁  CAD  ar800-hn  综合布线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行业资讯 » 安全防范资讯 » 正文

安防IT化进行时 IPv6千呼万唤始出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4  来源:安防知识网|||安防知识网|||安防知识网  作者:录入:xiaomay|||录入:xiaomay|||录入:xiaomay  浏览次数:163
 
 

  双栈协议

  双栈协议是指从用户侧到网络侧到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栈。双栈节点同时支持与IPv4和IPv6节点的通信,它们可以使用IPv4协议与IPv4节点互通,也可以直接使用IPv6协议与IPv6节点互通。IPv4/IPv6双栈节点具有解析IPv4与IPv6的地址的能力,即双栈节点上的域名解析器能够处理AAAA和A两种类型的记录。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不但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而且依然无法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

  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提供了利用现有IP(IPv4或IPv6)网络架构技术实现另外一种IP(也IPv4或IPv6)通信技术的方法。其基本工作方法是:隧道入口对进隧道的数据包先进行封装发送。隧道出口收到封装的数据包后,先确认是否需要重组;然后去掉隧道封装外面的IP,对收到的数据包作相应处理。为了使数据包能够顺利通过隧道,隧道入口可能需要维护隧道的软状态信息,比如记录隧道MTU等参数。隧道技术的优点是网络仅需维护单栈即可,可以解决IPv4公网地址不足问题,如通过DS-LITE,可在IPv6网络中承载IPv4业务,使老业务也能运行在新网络中。隧道技术缺点也很明显,需要部署隧道两端点设备,相对复杂。对终端系统要求高。

  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是指当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时候,由于双方协议栈的不同,必然需要对协议进行翻译转换。翻译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IPv4与IPv6网络协议层的翻译;另一方面是IPv4应用与IPv6应用之间的翻译。由于IPv4和IPv6协议设计上的不兼容性,应当尽量避免采用翻译技术。

  当然,双栈协议的特质更符合安防行业的需求。普塞顿张宇帆给出的解释是,IPv4/IPv6双栈技术将是未来的技术方向。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各种IPv6功能的移植和更新,无需用户升级硬件,是实现过渡的最佳选择。深圳市三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韦也表示,应用厂商与设备厂商基本上都采用隧道或双栈技术予以实现。其中应用厂商的软件多以实现IPv4/IPv6双栈协议作为主要解决方案,在IPv4向IPv6升级的进程中进行平衡过渡,并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

  噱头or潮流?

  概念炒作论

  由于美国在IPv4地址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其IPv6前线曾一度寂静,而现在美国政府开始制造这项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噪音,推行其部署安全的、IPv6使能的网络服务的计划。据星网锐捷胡林锋透露,美国联邦采购条例明确规定,自2010年6月1日之后,要求所有厂商出售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兼容IPv6。2012年底所有政府网站支持IPv6,政府只采购支持IPv6的IT设备,2014年完成全国性IPv6升级改造。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时,便已明确表态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以IPv6为首的下一代互联网。

  法国工业、能源和数字经济部长埃里克-贝松日前宣布,法国将加快下一代IP地址技术IPv6的发展,政府各部委间的网络将于近期率先使用该技术。

  **

  IPv6在全球正在享受越来越高的“礼遇”。然而,就在各国开足马力加快IPv6部署之时,有关IPv6为“概念大于实质”或“商家把玩的噱头”的声音不绝于耳,IP急需升级遭质疑。

  “IP地址的升级需求并没有那么急切,由于能销售同时处理IPv4和IPv6地址的最新的硬件,因此将IPv4升级为IPv6这种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对于一些网络设备巨头是重大利好,关于推广IPv6的迫切性更多可能只是有关网络设备的商业宣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联网分析师表示。

  部分安防人士也提出,对于大部分的安防系统来说,IPv6应用并没有那么迫切。上海帜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董浩卿即持有类似观点:“IPv4地址的告罄对安防行业正如千年虫之于互联网,貌似很严重,其实也不是很大的问题。虽然物联网与安防的快速融合以及安防大联网化对IP地址的需求巨大,但是IP地址问题还没有散发出足够的、让安防厂商为之心动的魅力。因为当前安防系统的网络承载绝大部分都是内网基本不对外开放;另外,就IPV6而言,其实它是网络层的,网络层与应用层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紧密。所以说,IPV4地址的枯竭并不代表局域网内会有问题,工程商和用户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网络手段来解决网络出口问题,很多终端可能通过企业内网同一地址出去;还有,很多行业安防系统大户,其实无需开放的安防系统,比如地铁、公安。地铁的网络系统是独立的,公安的内网也是独立的,两者皆未与互联网相连”。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刘富华也认为,IPv6的开发与应用当前主要盘踞在通信领域,如操作软件、路由器、交换机、无线网络、应用程序等与广域网交互的部分。IPv6技术即便真正大规模应用应该也是通信/IT领域走在前列,只有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环境后,安防行业才会开始大规模应用IPv6技术。

  由此可见,向IPv6演进目标虽然明确,但从运营和部署角度来看,从IPv4到IPv6“一蹴而就”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一方面需要有效地保护已有投资,使升级改造的成本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针对IPv4和IPv6共存阶段的不同场景,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全场景考虑不同的技术组合,形成过渡阶段的解决。因而,演变方案需要进一步与中国具体的网络实践和运营实践相结合。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弱电基础 | 常用软件 | 信息发布规则 | 积分规则 | VIP会员注册 | 广告投放 | 弱电培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RSS订阅
★本站手机app客户端已上线!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