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品的优点 |
降电阻剂效果明显。减少施工量,可少打接地体。尤其可用水平接地体代替难于施工的垂直接地体(在山区及岩石地区等)。施工方便,可解决施工场地受局限的困难。可大量节省金属材料。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防腐性能好。较少受气候的影响。综合技术经济性好等。 |
五、关于降电阻剂施工使用及测量方法 |
(一)接地体总体布置设计 |
接地体总体布置设计应视地形、地势、土质等情况而定,并无一定之规,而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设计。现提供下述几种方式供参考。共分垂直、水平及二者混合的布置方式。 |
1、垂直方式 |
如图1-4,分一字形及鱼骨形。特别要指出的每根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否则有屏蔽作用,降低降阻效果。此方法仅在垂直接地体周围按图9施用降电阻剂。此法适用于地形狭窄,但能深挖或有条件使用机械钻孔的情况。 |
| |
| |
2、水平方式 |
如图5-8,亦分一字形、十字形及鱼骨形。不打垂直接地体,只打水平接地体,并在其周围按图10施用降电阻剂。此方法效果差、最好不用。但在地形宽阔而地质情况又不便深挖并无机械深钻的情况下,只好使用此法,但接地体要尽量拉长。 |
| |
| |
3、混合方式 |
如图1-4,水平连接接线亦要挖到尽可能深,使其成为水平接地体,并在其周围施用降电阻剂。垂直接地体周围当然亦同时施用降电阻剂。 |
此法适用于地形狭窄而又不便深挖的条件较差的情况,水平与垂直接地坑的深度均可适当比规定值浅些。 |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上述施工方法是对一般工程而言:对一些大型或尖端技术工程常常要用大型网格状地网,甚至使用贵重金属组成地网,这时可在原设计的地网中的金属接地体周围按图9或10的方法施用降电阻剂即能满足降阻的要求。 |
(二)水平法 |
|
根据需要和施工条件挖深0.8-1.2米的水平坑,其长度按总体设计要求而定。在沟底部形成200×200mm的凹槽,把接地体架在槽中央,接地体底部用小金属块或钢筋头支起,然后按后述(三)项的要求施用降电阻剂。 |
(三)现场使用方法 |
在现场以降电阻剂/水=2.3/1的比例加水。二者可在一个大口容器中(该容器应易于搬动)快速搅拌约1-2分钟,要求搅拌均匀,容器底部不再见干粉,但亦不可太稀,整体成浆糊状后,立即倒入已放好接地体坑中(切不可固化后再放入,以防失效.)之后先用细土盖好,最好暂不要夯实,过五天左右,细土下沉后,再填满细土并夯实(但不必过份用力)。 |
(二)水平法 |
1、降电阻剂回填夯实后,即可测试电阻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质沉实后,电阻值还会有下降的趋势。 |
2、最好使用经过校验的“摇把”式测量仪。也可用按钮电池式的测量仪。 |
3、测量引线应该是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果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引出,测四次,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即 |
4、不得与水平接地体平行进行测量,而应与其垂直引出测量和打测量接地极。 |
5、若测量阻值出现不应有的异常现象(特大或特小)时,除应作其它考查外(诸如表计是否完好以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等),应检查测量路径附近是否有金属物。 |
6、对土质极坏(如全是石头的土壤)或无法打足接地体的极端狭窄的工地,还有测量路径电阻值极大时,应降低对接地电阻合格值的要求。必要时亦可考虑在测量辅助极处亦打深孔并灌入降电阻剂,以便侧量结果更反映真值。 |
五)其它说明 |
1、关于降电阻剂的使用量,估算值可按每米接地体施用量为: |
A、(a)水平埋设:12至50公斤 (b)垂直埋设:10至45公斤 |
B、 土壤电阻率 米用量kg/m接地形式 | ρ≤500 | 500<ρ≤1000 | 1000<ρ≤2000 | ρ>2000 | 垂直 | 10~15 | 15~20 | 20~30 | 30~45 | 水平 | 12~16 | 16~22 | 22~32 | 32~50 |
|
2、金属接地体均应镀锌。最好焊接点涂导电的防腐漆。 |
3、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本厂可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
(六)注意事项 |
1、操作本品时要戴手套,如粉末溅到手、脸、眼上时,可用清水洗净。 |
2、产品要严防受潮,须存放在不受雨淋的干燥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