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是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其在设计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选择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电气设计
现代化的建筑规模大、标准高、人员密集、设备众多,对防火要求极为严格。为此,除对建筑物平面布置、建筑和装修材料的选用、机电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有许多限制条件外,还需要设置现代化的消防设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大中型商业建筑、厂房不断涌现,对自动消防报警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的工业民用建筑、宾馆、图书馆、科研和商业部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设施。电气工程设计、安装和使用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消防安全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各种消防设施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的设计及设备选型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建筑物防火综合监控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系统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设备量的多少、设备种类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决定系统特征的是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这两个系统的实现方式。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探测器、信号线路和自动报警装置三部分组成。
1、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火灾探测器是整个报警系统的检测元件。它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着整个消防系统的运行。
1)探测器的种类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很多,大致有如下几种:
(1)离子感烟探测器。
(2)光电感烟探测器。
(3)感温探测器(包括定温式和差温式)。
(4)气体式探测器。
(5)红外线式探测器。
(6)紫外线式探测器。
2)常用的火灾探测器基本原理
(1)感烟火灾探测器
火灾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衰减熄灭阶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功能在于:在初燃生烟阶段,能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以期将火扑灭在未成灾害之前。根据结构不同,感烟探测器可分为离子感烟探测器和光电感烟探测器。
①离子感烟探测器
离子式感烟探测器是由两个内含Am241放射源的串联室、场效应管及开关电路组成的。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不易进入;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是开孔的,烟能够顺利进入。在串联两个电离室的两端直接接入24V直流电源。当火灾发生时,烟雾进入检测电离室,Am241产生的α射线被阻挡,使其电离能力降低,因而电离电流减少,检测电离室空气的等效阻抗增加,而补偿电离室因无烟进入,电离室的阻抗保持不变,因此,引起施加在两个电离室两端分压比的变化,在检测电离室两端的电压增加量达到一定值时,开关电路动作、发出报警信号。
②光电感烟探测器
光电式感烟探测器由光源、光电元件和电子开关组成。利用光散射原理对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按照光源不同,可分为一般光电式、激光光电式、紫外光光电式和红外光光电式等4种。
a、一般光电式感烟探测器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遮光型和散射型两种。
遮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由一个光源(灯泡或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电元件对应装在小暗室内构成。在无烟情况下,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透镜聚成光束,照射到光电元件上,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使整个电路维持在正常状态,不发出报警。当火灾发生有烟雾进入探测器,使光的传播特性改变,光强明显减弱,电路正常状态被破坏,则发出报警信号。
散射光电式感烟探测器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元件设置的位置不是对应的。光电元件设置在多孔的小暗室里。无烟雾时,光不能射到光电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状态。而发生火灾时,有烟雾进入探测器,光通过烟雾粒子的反射或散射到达光电元件上,则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驱动自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b、激光式感烟探测器。由激光发射机(包括脉冲电源和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接收器(包括光电接收器、脉冲放大及报警)组成。它利用激光方向性强、亮度高及单色性和相干性好的特点。在无烟情况下,脉冲激光束射到光电接收器上,转换成电信号,报警器不发出报警。一旦激光束在发射过程中有烟雾遮挡而减弱到一定程度,使光电接收器信号显著减弱,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在种类繁多的激光光源中,半导体激光器由于具有所需激发电压低、效率高、脉冲功率大、器件体积小、耐震、寿命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受到重视。
c、紫外光和红外光感烟探测器。它们具有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探测方位准确等优点,因而得到普遍重视,并成为目前火灾探测器的重要设备和发展方向。
光电式感烟探测器发展很快,种类不断增多,就其功能而言,它能实现早期火灾报警,除应用于大型建筑物内部外,还特别适用于电气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如计算机房、仪器仪表室和电缆沟、隧道等处。
(2)感温火灾探测器
感温探测器按结构原理不同有双金属片型、膜盒型、热敏电子元件型等三种。
①双金属片型是应用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作为敏感元件的,一般制成差温和定温两种形式,定温式是当环境温度上升达到设定温度时,定温部件立即动作,发出报警信号;差温式是当环境温度急剧上升,其温升速率(℃/min)达到或超过探测器规定的动作温升速率时,差温部件立即动作,发出报警信号。
②膜盒型探测器由波纹板组成一个气室,室内空气只能通过气塞螺钉的小孔与大气相通。一般情况下(指环境温升速率不大于1℃/min),气室受热,室内膨胀的气体可以通过气塞螺钉小孔泄漏到大气中去。当发生火灾时,温升速率急剧增加,气室内的气压增大,波纹板向上鼓起,推动弹性接触片,接通电接点,发出报警信号。
③电子感温探测器由两个阻值和温度特性相同的热敏电阻和电子开关线路组成,两个热敏电阻中一个可直接感受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另一个则封闭在一定热容量的小球内。当外界温度变化缓慢时,两个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基本相接近,开关电路不动作。火灾发生时,环境温度剧烈上升,两个热敏电阻阻值变化不一样,原来的稳定状态破坏,开关电路打开,发出报警信号。
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根据火灾的特点选择探测器
①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热,很小或没有火焰辐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②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可选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③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和热、应选用火焰探测器。
④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测器。
(2)根据安装场所环境特征选择探测器
①相对湿度长期大于95%,气流速度大于5m/s,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的场所,不宜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
②可能产生阴燃或者发生火灾不及早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用感温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用定温探测器;正常情况下温度变化大的场所,不宜选用差温探测器。
③有下列情形的场所,不宜选用火焰探测器:
a、可能发生无焰火灾;
b、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
c、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
d、探测器的‘视线’易被遮挡;
e、探测器易被阳光或其他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
f、在正常情况下,有明火作业以及X射线、弧光等影响。
高层民用建筑及其有关部位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参照下表。
项目 |
设 置 场 所 |
火灾探测器的类型 | |||||||||||
差温式 |
差定温式 |
定温式 |
感烟式 | ||||||||||
I级 |
II级 |
III级 |
I级 |
II级 |
III级 |
I级 |
II级 |
III级 |
I级 |
II级 |
III级 | ||
1 |
剧场、电影院,礼堂,会场,百货公司,商场,旅馆,饭店,集体宿舍,公寓,住宅,医院,图书馆,博物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厨房,锅炉房,开水间,消毒室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进行干燥烘干的场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有可能产生大量蒸汽的场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发电机室,立体停车场,飞机库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电视演播室,电影放映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发生火灾时,温度变化缓慢的小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楼梯及倾斜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走道及通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电缆竖井,管道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书库,地下仓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吸烟室,小会议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适于使用;□表示根据安装场所等状况,限于能够有效地探测火灾发生的场所使用;×表示不适于使用。
(3)根据房间高度选择探测器
不同种类探测器的使用与房间高度的关系参照下表。
间高度(m) |
感烟探测器 |
感温探测器 |
火焰探测器 | ||
I级 |
II级 |
III级 | |||
12<h≤20 |
不适合 |
不适合 |
不适合 |
不适合 |
适合 |
8<h≤12 |
适合 |
不适合 |
不适合 |
不适合 |
适合 |
6<h≤8 |
适合 |
适合 |
不适合 |
不适合 |
适合 |
4<h≤6 |
适合 |
适合 |
适合 |
不适合 |
适合 |
h≤4 |
适合 |
适合 |
适合 |
适合 |
适合 |
探测器的灵敏度选择,应据探测器的性能及使用场所,正常情况下(无火警时)系统没有误报警为准进行选择。目前,国内高层建筑中,大部分使用光电感烟测器,只有在个别场所、厨房、发电机房、车库及有气体灭火装置的场所才用感温探测器。只用一种探测器,在联动的系统里易产生误动作,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联动的系统里易误报。故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种类探测器。他们是“与”的逻辑关系,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探测器同时报警,联动装置才动作,这样才能确保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探测器选择应根据实际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测器,以达到及时、准确报警的目的。
4)手动报警按钮
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且从一个防火分区里的任何位置至最近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并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位置。手动报警按钮距地面1.5m。
2、自动报警装置
我国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快,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消防工作的不断加强,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生产和应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厂家、产品种类和产量及应用单位都不断地增加。我国目前生产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是包括报警显示、故障显示和发出控制指令的自动化成套装置。当接收到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或其他触发器件发送来的火灾信号时,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记录时间、自动打印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并输出控制其他消防设备的指令信号,组成自动灭火系统。目前,生产、使用的自动报警装置,多采用多线制,分为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和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1)区域报警控制器
区域报警器是一种由电子电路组成的自动报警和监视装置。它联结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火灾探测器,准确、及时的进行火灾自动报警。因此,每台区域报警器和所管辖区域内的火灾探测器经正确连接后,就能构成完整、独立的自动火灾报警装置。
区域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接收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发出的火灾信号,以声光的形式进行报警;
②电子钟可以记忆首次发生火灾的时间;
③可以带动若干对继电器触点给出适当外接功能;可
④以配置备用直流电源,当市电断电时,直流备用电便自动投入;
⑤具有自检功能,当区域报警器与探测器之间有接触不良或断线时,报警器发出开路或短路的故障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显示故障部位;
⑥具有“火警优先”功能,各类报警信号至区域报警器,经信号选择电路处理后,进行火灾、短路、开路判断,报警器首先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指示具体着火部位,发出火警音响,记忆火警信号、开路、短路故障信号;
⑦通过通讯接口电路将三类信号送至集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探测器火警信号进行“与”“或”逻辑组合,控制继电器动用联动外部设备,如排烟阀、送风阀、防火门等。
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区域报警器的容量即监控部位多少不同。不同型号的区域报警器需与不同型号的探测器相连接。以西安262厂生产的JB-QB-2700/088A系列区域报警器为例,它有壁挂式、柜式两种,最大容量为256路,一路是一个部位号,一个探测器占一个部位号。
在工程设计中,选择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应大于该区域的探测器数。如一建筑物以一层为一个区,共24个房间,每个房间一个探测器,共24个,则应选择30路区域报警控制器。若48个房间,则应选择50回路区域报警控制器。
(2)集中报警控制器
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把若干个区域报警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系统,集中管理;
②可以巡回检测相连接的各区域报警器有无火灾信号或故障信号,并能及时指示火灾区部位和故障区域,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③其他功能、原理同区域报警控制器。
在系统中如只有探测器和集中报警器是不能工作的。因为集中报警器的巡检功能、火灾报警功能、自检功能等都是与区域报警器构成系统后才具备的。所以,只有区域报警器与集中报警器配合使用,才能构成自动火灾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大型、复杂工程。集中报警器最大容量可接40台区域报警器。
(3)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采用模拟量探测器,能对外界非火灾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影响实施自动补偿,从而在各种不同使用条件下为解决无灾误报和准确报警奠定了技术基础;
②报警控制器采用全总线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总线报警和总线联动控制,减少了控制输出与执行机构之间的长距离管线;
③采用大容量的控制矩阵和交叉查寻程序软件包,以软件编程代替硬件组合,提高了消防联动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
262厂生产的NA1000系列火灾报警控制器就属此类形式。
(4)自动报警装置的选择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所选用的火灾报警装置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①能为火灾探测器供电;
②能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③能检测并发出系统本身的故障信号;
④能检查火灾报警器的报警功能;
⑤具有电源转换功能。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选择,一般考虑下列因素:
①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器宜选用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②报警系统所需回路数量;
③是否需要自动消防联动控制功能;
④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等。
(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消防联动控制范围很广,据实际工程的大小、等级高低的不同各异。联动控制设备有消火栓、水灭火、气体灭火、防火门、防火卷帘、排风机、空调设施、防火阀、排烟阀、电梯、诱导灯、事故灯、警铃、切断工作电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