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弱电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之家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楼宇对讲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门禁  CAD  ar800-hn  综合布线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电工电子 » 电气技术 » 正文

漏电断路器设置方式的分析比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manage  浏览次数:461
核心提示:住宅电气设计质量的高低与住户配电箱的系统设计密不可分。本文根据《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80-2000)的有关规定,阐述了漏电断路器在住户配电箱中的三种设置方式,并对每一种设置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规范 漏电断路器 设置   江苏省地方标准《
 
 

住宅电气设计质量的高低与住户配电箱的系统设计密不可分。本文根据《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80-2000)的有关规定,阐述了漏电断路器在住户配电箱中的三种设置方式,并对每一种设置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规范 漏电断路器 设置    
  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80-2000)第8.1.3条第4款规定: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所有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漏电保护装置,有条件时宜按回路分别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据此,笔者认为,住宅楼住户配电箱中的漏电断路器至少有三种实用、可行且符合规范要求的设置方式。现就一套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建筑面积约90m2的住宅内配电箱系统设计为例进行论述。    
  1、漏电断路器设在带漏电保护装置的插座回路上     
  (1)优点:这种设置使每户采用了4个漏电断路器,除壁挂式空调插座外,所有电源插座回路均分别设置了漏电保护装置,很好地体现了规范的要求。某一回路出现漏电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回路的正常工作,还便于快速找出故障回路及其故障原因;    
  (2)缺点:由于这种设置方式每户用了4个漏电断路器,因此一次性投资大,且住户配电箱尺寸也较大;    
  (3)适用对象:这种设置方式适合建设单位对住宅配电要求较高,而且建筑资金相对充足的建筑。    
  2、漏电断路器设在带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源插座回路的总进线处  
  (1)优点:这种设置只用了1个漏电断路器,除满足了上述规范要求的“除壁挂式空调插座外,所有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漏电保护装置”。只是没有按回路分别设置,而是给各回路设置了一个总的漏电保护装置。该方式做到了住户配电箱一次性投资少,箱体尺寸小的目的。当漏电断路器跳闸时,不影响室内正常照明,给故障的排查和检修带来了方便;    
  (2)缺点:由于在住户配电箱进线总开关后有一段母排,在漏电断路器后端又有一段母排,容易形成一个箱体二段母排,给箱体制作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也给安装和维护增加了麻烦;    
  (3)适用对象:这种设置方式相对适用,既节约投资,又满足规范要求,适合于大多数住宅楼住户配电箱系统。    
  3、漏电断路器设在住户配电箱进线处   
  (1)优点:这种设置方式也仅用了1个漏电断路器,将所有出线回路用1个总的漏电断路器加以保护。规范对照明线路、壁挂式空调插座线路未作漏电保护要求,但也没有明确表示不能带漏电保护,也就是说带漏电保护是可以的,因此,该设置方式也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它避免了上述二种方式的缺陷。    
  (2)缺点:由于多条出线回路共用1个漏电断路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每条住宅配电回路的泄漏电流约为5mA,所以7条回路泄漏电流总和为35mA,本设置方式若仍同前二种方式一样,漏电断路器选用30mA,有可能因线路正常使用时泄漏电流大于30mA而发生漏电跳闸现象。因此,建议选用泄漏电流为50mA的漏电断路器。另外,这种设置方式还存在任何一插座或照明回路漏电,断路器即跳闸,影响面大,故障点难排查的缺点;    
  (3)适用对象:这种设置方式适合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目的是尽量节约建设成本的情况。  
  4、结论    
  通过对以上三种漏电断路器设置方式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各具优缺点,但又都是可行的。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设单位的经济实力、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高低,对三种设置方式应有选择地加以采用。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弱电基础 | 常用软件 | 信息发布规则 | 积分规则 | VIP会员注册 | 广告投放 | 弱电培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RSS订阅
★本站手机app客户端已上线!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