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投影无缝拼接技术已从最初的虚拟仿真及虚拟现实的应用已广泛的扩展到指挥控制、虚拟仿真培训、工业制造设计以及科学研究和复杂决策过程,并且在展览展示、广告、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流行。经过业内厂商多年的技术开发和努力,目前无缝拼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由于大屏无缝拼接大都应用在性能要求极高的特殊应用场所,对于设备的高可靠性要求也高,因此大用于大屏无缝拼接中的投影机采购就不能混同于其它用于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商用投影机,对其技术指标有更严格的要求
大屏幕无缝拼接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要求比较高的投影显示应用,可以实现多屏图像融合在一起,并将拼接缝隙缩至最小以至于完全重合的多屏拼接技术。大屏幕无缝拼接技术不仅需要完整的超大幅屏幕,对投射出超大尺寸画面所用的投影也有特殊要求。目前,通过内置无缝拼接技术的高端投影机或者通过外置无缝拼接处理器均可实现超大幅画面的无缝融合。内置无缝拼接技术的高端投影机主要有科视 Christie Matrix S+2K、Christie 高亮投影机 DS+60、BARCO RLM G5“表演者”投影机、3D perception 视景 SX25+ 投影机、 松下 PT-DW7000E 等(详情参考:应用于大屏幕拼接的高端专业投影机推荐);外置无缝拼接处理器主要有挪威 3D perception 融合生成控制器、科视(Christie)边缘融合处理器 Imager。
3D perception 视景 SX25+ 投影机 3D perception 融合生成控制器
大屏幕无缝拼接技术的发展共经历了纯硬件融合技术、纯软件融合技术和软硬件融合技术三个阶段。
纯硬件融合技术是通过光学的遮光处理来融合图像,纯软件融合技术是通过电子线路处理来完成图像的融合,软硬件融合技术是指既有光学遮光融合处理,又有电子融合处理。
由于硬件融合能较好地处理融合图像的黑平衡,而软件融合能较好处理图像的白平衡,这两者相结合的软硬件融合技术就能够比较完美地实现融合部分色彩图像的真实再现。
从大屏拼接效果上来说,无缝拼接技术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硬边拼接、重叠拼接和软边融合拼接。
硬边拼接有明显分割线(即物理拼缝),无法实现全景的一体化显示;重叠拼接是指将两台投影机投出的图像在拼合处以叠加的方式重叠,但这种拼接显然存在着拼合处由于亮度叠加而出现过亮区域的弊病,影响到无缝效果的实现。
软边融合拼接通过边缘融合技术的处理,既实现了两边的完全融合,又消除了重叠拼接引起的过亮区域,并且软边融合拼接可以适应平面、柱面、球面等各种曲面形状的拼接,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软边融合拼接技术是否目前主流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