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技术规范和标准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4.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GB16796-1997)
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
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8.安全防范工程行业标准(GA/T70-94)
9.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9)
10.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
1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115-87)
12.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15.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J08-602-2001)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9.商用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标准(EIA/TIA—568B)
20.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
21.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ANSI/TIA/EIA569-A)
22.商业建筑电信基础结构及管理标准(ANSI/TIA/EIA606)
23.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标准(ANSI/TIA/EIA607)
24.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ANST/TIA/EIATSB-67)
25.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ANST/TIA/EIATSB-72)
26.开放式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ANST/TIA/EIATSB-75)
27.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
28.卫星电视地球接受站通用技术条件(GB/T11442-1995)
29.六类布线标准(TIA/EIA-568B.2-1)
30.民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
3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
3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2007)
3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4.《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35.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
36.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
4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8.安徽省《金融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送审稿
39.《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2011年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
六、智能化工程特点分析
根据金融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系统多、定位高、管理要求全面的要求,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遵循以下总体要求:
1、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体现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联动性。
2、系统总体定位中等偏上,应具备我国当今智能化大楼主流技术及性能,并有充分的可扩展性,应对可预见时间内的智能应用留有扩展余地,并具有足够的开放性,来保证系统在未来相当时间内的适用性;
3、系统设计中应体现渐进性,即系统可分步实施,而预埋管及布线设计须一步到位并留有扩展余地;
4、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应贯彻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等方针政策;
5、智能化工程建设中为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选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6、设计必须符合相关国际、国家及行业规范及标准。标准优先级为:地方——行业——国家——国际,有高的则套用高的标准,有地方的则套用地方的标准。
七、系统先进性、合理性及可扩展性分析
1、先进性
金融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方案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技术,高起点的设计原则进行规划。各子系统均优先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设计标准和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系统的设计首先满足最新的国标,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及省标及各子系统的最新的设计标准中的较高的设计规范要求;
产品的选用原则是优先考虑国内甚至国际的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品牌,并综合考虑其售后服务品质,及工程的实施成功率;在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产品的选择上,又优先考虑其具有代表性的、代表先进技术和优越品质的产品系列。
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技术,高起点的设计原则规划金融建筑智能化工程,确保整体解决方案在国内新建的金融类行业的建筑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及前瞻性。
将智能化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物理链路的建设(如综合布线系统)作为金融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的重点,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设计首先按最新的国家标准进行设计,按最新的技术趋势进行选型,布线系统宜集中设计,一步到位。
按照功能分区、环境保护及人性化设计,对数字化设备而言,由于集成度高,如网络机房、智能化系统管理机房区域,数字化设备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特别是空气净化问题不容忽视。重要机房建议配备精密空调替代普通空调,要求空调对室内温度、湿度能够进行控制。
2、合理性
对智能化系统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基础先行、面向需求、分步实施”的合理化建设思路。
智能化综合管网系统等作为智能化系统长期的基础设施应坚持整体规划、适度冗余的合理化原则。
以“面向需求、经济实用”为原则。因此系统的定位和产品的选型是针对招商银行合肥分行办公楼的需要配置相应性能指标的设备,提高系统性价比。
注重专业化设计。充分考虑灵活性使用,设计子系统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布线、安防监控、机电控制设备的配置、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配备等。
重要区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人员吞吐量的需要。也应注意招商银行合肥分行办公楼核心部位、公共区域的安全防范措施,在人流组织和通道设置上,重要区域防止非法闯入和避免意外状况。
注重安全可靠性设计。供电系统在建筑中无论其重要性还是投资比重都是重头。首先是对强电设计的要求,对所有负荷容量测算准确并留有冗余量,其次是两路以上在线备份,也就是真两路供电。而智能化工程部分的设计需考虑为各重要设备提供不间断的UPS电源的设计,并确保足够的容量和后备时间。
智能化工程中的基础系统、大楼建设的重点系统考虑完善的功能、完整的配置,而其他系统突出重点功能设计,部分采用简装设计,着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留有必要可予留空间待今后再建设,这样可节省不少资金。
3、可扩展性
设计充分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综合管路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子系统设计的可变性及扩展性,充分考虑了整体系统的合理利用,又保证了充分的预留量。在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中又选用了先进的线缆和高标准的交换设备,并考虑了充足的余量。
考虑到今后各功能房间使用,在楼层垂直和水平面(在电梯厅过道、走廊下面)都预留管孔、管井、桥架等,使今后在楼内扩展设备或再添加新设备非常容易。楼内按功能分区考虑各种竖井、水平预留线槽管道,便于今后使用和维护。
4、智能化系统建设内容
根据对用户需求情况的分析以及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同时结合《安徽省金融建筑智能化技术规范》的要求,我们将按照以下几个部分来规划设计金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6大系统1个工程,共计13个智能化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