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防产业环境正在优化
成都的安防企业虽然起步早,但一直以来,比起沿海城市,发展并不是很快,这与成都当地产业集群特点有一定关系。比起一些沿海城市,成都的产业链完善程度要稍欠缺一些,不少企业的原材料和销售市场都在外地,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协会等服务机构还不够成熟,基础设施也没有一些一线城市完备。另外,成都的企业依赖原有的国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程度比较高,比如一些产业园区就是在政府的作用下,依托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形成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较少,产业链较短。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贯彻落实,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安防行业不断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成都安防产业环境正在优化。
首先,成都的电子信息行业颇具优势,且被政府列为重点优势产业之首,未来将得到大力发展,这将大大优化安防行业环境,促进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安防产业的推进。
成都是一个信息产业人才辈出且成本较低的城市,成都信息技术行业除了每年高校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之外,各职业技术学校每年也培养软件类技术工人2000余人。成都IT产业工人、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劳动力成本,比国内沿海地区低1/5—1/3。成都的人才优势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据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成都政府目前已经将涵盖安防的电子信息产业列为重点优势产业之首,努力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此外,成都将进行国家软件、民用航空、生物、信息、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增创一批国家级科技园区和基地。成都还将推动军民技术相互转化,加强电子、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项目对接和生产协作。这些政策的推动必将大大促进行业发展。
其次,随着成都招商引资的推进,产业园区的发展,对外合作的加强,企业的环境将得到更好的改善。
成都已与11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目前,美国、德国、韩国、泰国已在成都开设了总领事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摩托罗拉、IBM、英特尔、爱立信、康宁、联合技术、中芯国际、友尼森、拉法基、芯源、索尼、丰田、住矿、神钢、丸红、通用水务、可口可乐等都在成都设厂或建立研发机构。未来,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成都在对外合作方面将加强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发挥欧盟合作产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载体作用,大力吸引欧盟、北美等发达经济体和东盟、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知名企业落户。在外贸方面,成都将扩大软件、机电、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推动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跨国经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于外地投资者来说,成都比起国内许多城市有着独特优势,除了较低的人力资本和生活成本、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也是一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都的“软实力”正在渐渐地发挥着优势。作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成都人独具滋味的生活方式、口碑颇佳的服务业,以及作为中国仅有的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和以“综合评分最高”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等殊荣,都为这个城市加分,吸引着外地投资者。
再次,随着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备,成都企业产业环境将获得更好的提高。
目前,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8条高速公路和4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六大航空港之一,现已开通国际航线24条,国内航线200多条。未来,成都枢纽中心建设将全面展开,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全面加快,在机场、铁路、公路建设方面都将发力。比如,成都将推进成绵乐、成渝客专、成西客专、成兰铁路、成贵铁路、成雅铁路、成蒲快铁、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加快第二绕城、成德绵、成自泸、成安渝、成德南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县县通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等等。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通信枢纽,作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成都是中国“八纵八横”光纤干线网节点,已实现长途和市话交换、传输数字化,开通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600多个城市之间的通讯业务。成都信息港已建成并开通了成都互联网数据中心、成都互联网交换中心。未来,成都通信枢纽建设将扎实推进,数据存储灾备等重点通信枢纽工程将全面启动,云计算中心将开机运行。
所有这些都改善着成都的产业环境,为成都安防企业在新时代成长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