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提供加工定制 |
否 |
型号 |
DSB1C-Z |
防护等级 |
IP20 |
光源类型 |
LED |
光源功率 |
0.3(W) |
电压 |
220(V) |
主要适用范围 |
产品广泛用于酒店、宾馆、机场、医院、学校、工厂、以及各种大型办公室及高档娱乐场所 |
品牌 |
平安 |
详细:一、用途: 本产品为阻燃材料制造,采用分级恒流充电、故障检测、过充、过放等电池保护装置;放电时间长、省电、维护方便、安全耐用。该产品严格按照GB17945-2000标准设计,可广泛用于各类场所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二、主要参数:
电源电压 | 220V±10% 50Hz | 功率 | 2W |
转换时间 | <5秒 | 应急时间 | >90分钟 |
再充时间 | <24小时 | 备用电源 | 3×1.2V 300mAh |
使用温度 | -10℃~+50℃ | 亮度 | 15cd/m2 |
尺寸mm | 348(长)×45(宽)×35(厚) | 两孔间距离 | 252mm |
三、使用与维护1、安装或挂在安全出口的显眼位置,接通电源(220V、50Hz),发光片和绿色“主电”指示灯均应点亮。2、按下右侧“试验”按钮,发光片应闪动一下后,依然发光。3、当进入应急状态时,若需要终止显示,可按下右侧“复位”按钮,则停止工作。4、右侧红色指示灯亮表示正在充电。5、未投入使用的标志灯,三个月后应接入电网进行全充全放电一次,并充足电后储放,以免电池失效。6、如遇充电时红色指示灯不亮,以及应急时放光片不亮,则应检查电池(3×1.2V充电电池组)是否失效。(注意:安装、拆卸以及打开标志灯后盖维修、更换电池组等操作应由维修专业人员完成)消防疏散指示灯,适用于消防应急照明,是消防应急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照明工具,应急时间长,高亮度具有断电自动应急功能。消防疏散标志灯具有耗电小、亮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边上设计有电源开关和指显灯,适合工厂、酒店、学校、单位等公共场所以备停电作应急照明之用。消防疏散指示灯是选用工业塑料和高亮度的灯泡制成,颜色以白色为主,表面有两个箭头,材料不老化、散热快、抗冲击等特点。消防疏散指示灯具有壁挂式、手提式、吊式安装方式。消防疏散指示灯功能特点:1.采用优质铝材、金属喷塑,超薄设计,外形新颖美观消防消防疏散指示灯2.采用优质超高亮LED发光,表面亮度≧15cd/㎡,均匀、柔和、穿透力强.3.应急转换时间≤0.2S,具有完善的过充、过放电保护功能.4.选用顶级免维护镍镉电池组,应急时间≧90min.5.为了确保应急时间足够长,使用前请必须充电>24h.6.选用顶级芯片,开关晶体管.消防疏散指示灯的使用: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事故应急照明、疏散出口标志及指示灯,是在发生火灾时正常照明电源切断后,引导被困人员疏散或展开灭火救援行动而设置的。但在日常的检查中发现,单位在消防疏散指示灯具的选型、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应此,合理选择应急照明系统供电控制方式、接线方式,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直接影响到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作用的发挥。
关于消防应急灯具知识 |
消防应急照明灯和消防应急标志灯为消防应急灯具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消防应急照明灯是指为人员疏散和/或消防作业提供照明的消防应急灯具。 消防应急标志灯是指用图形和/或文字完成下述功能的消防应急灯具:A、指示安全出口及其方向;B、指示楼层、避难层及其它安全场所;C、指示灭火器具存放位置及其方向;D、指示禁止入内的通道及其方向、场所及危险品存放处。 消防应急照明标志灯是指同时具备消防应急照明灯和消防应急标志灯功能的消防应急灯具。 |
关于消防应急照明灯布灯原则 |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应在建筑物内的下列部位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 一、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 二、配电室、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电话总机房以及在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三、观众厅每层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建筑面积超过200m2 的演播室、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 四、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
关于消防应急标志灯布灯原则 |
疏散指示标志可分为出口标志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出口标志的安装部位通常是在建筑物通向室外的正常出口和应急出口,多层和高层建筑各楼层通向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口,大面积的厅、堂、场、馆通向疏散通道和通向前厅、侧厅、楼梯间的出口。出口标志灯一般装于出口门的上方,门太高时, 可装于门的侧口。为防止火灾时烟雾影响视觉,其高度以2-2.5m为宜。正面应尽量使标志面垂直于疏散通道截面。疏散通道指示标志的安装部位通常是公共建筑内的疏散通道,为使人员疏散时,无论在从何处都能找到出口标志,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