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之家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楼宇对讲  CAD  门禁  综合布线  ar800-hn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电工电子 » 电气技术 » 正文

高压电器设备出厂检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manage  浏览次数:881
核心提示:1.出厂检验的要求 每台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应包括如下项目: a) 一般外观检查; b) 装配质量检验; c) 机械特性和机械操作试验; d) 防误操作性能检验; e) 通电动作试验; f) 主回路电阻测量(产品技术条件有规定时才进行);
 
 
1.出厂检验的要求
每台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应包括如下项目:
a)        一般外观检查;
b)        装配质量检验;
c)        机械特性和机械操作试验;
d)       防误操作性能检验;
e)        通电动作试验;
f)         主回路电阻测量(产品技术条件有规定时才进行);
g)        工频耐压试验。
2.一般外观检查
2.1 柜体外观色泽均匀,无露底漆,漆膜有良好的附着力;漆面无流痕、起皱、斑点的碰损缺陷。
2.2 开关柜上所有的电镀件的镀层不应有起皮、脱落、发霉及生锈等现象。
2.3 门及面板检查
a)        门及面板的平面度每米不得超过3mm。
b)        门与门或操作板紧相邻两平行边的间隙差不得大于3mm。
c)        门上锁后,测量门的四角与骨架之间的间隙,最大不超过3mm。
d)       正面观察各门、面板、铰链等外露部分的焊缝应光洁均匀、无焊穿咬边、溅渣、焊药皮及气孔等现象。
e)        门的开启应灵活,开启角度不应小于900,开启过程中不应碰撞电器元件的损坏柜体漆膜。
3.装配质量检验
3.1 产品名牌标示内容完整,并应符合产品相关标准的规定,名牌安装平正、牢固。所有安装的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参数均应与产品合格证一致,并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3.2 电器元件的安装应符合其安装技术要求,紧固件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
3.3 主回路元件安装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检查
a)        柜内的各种高压元件安装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b)        当采用绝缘隔板作为相同或对地裸带电体的加强绝缘时,隔板与裸带电体间应保持不小于30mm的空气间隙。
 

 
3(kV)
6(kV)
10(kV)
各裸带电部分的极间及对地的最小电气间隙(mm)
75
100
125
各裸带电部分至正面的金属封板和门(mm)
105
130
155
绝缘件最小爬距(mm)
瓷绝缘件
63
124
207
有机绝缘件
70
138
230

 

 

 

 

1.防护等级的检查
IP2X要求能阻挡直径大于12mm、长度不超过80mm的物体进入。
IP3X要求能阻挡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工具、金属丝等物体进入。
2.接地检查
柜体骨架应有可靠的电气接地和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端子与接地导体的连接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接地端子与螺钉应有防腐蚀措施(黑色金属件应镀锌,铜金属表面镀锡或涂抹凡士林),接地端子表面清洁不应有流漆和锈蚀。
3.主母线的检查
a)        主母线的接线及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b)        主母线的色标、相序排列应符合“0PK.945.202 主母线制作工艺守则”中5.3的规定;
c)        主回路母线的制作、安装应符合上述工艺守则要求,不同金属的电气连接处应采取电化腐蚀的措施(一般采用镀、搪锡或涂导电膏等方法)。
4.辅助回路检查
a)        辅助回路的元件安装应整齐,不能有歪斜现象。
b)        辅助回路的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c)        辅助回路的电器元件、端子排、小母线连接导线的接线头均应有完整、正确、清楚、牢固的标志。
d)       辅助回路的绝缘导线穿越金属隔板时,应有保护绝缘不致被损坏的措施。
e)        配线应整齐美观,符合“0PK.980.204 辅助电路配线工艺守则”的要求。
5.机械特性、机械操作试验
安装在高压开关柜内的开关电器(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其机械特性和机械操作应符合各自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8.1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机械特性、机械操作试验
a)        三极不同期性检查
缓慢手力合闸操作开关,当任一极刚合时用卡尺测量其它三极动、静触头的最短距离,其最大值为三极不同期性,其值应不大于3mm。
b)        接触面积检查
在开关正常合闸时,用0.05mm厚的塞尺检查动、静触头的间隙,可插入的面积不应大于现在面积的1/3。
c)        开距检查
在开关正常分闸时,测量各极间动、静触头的最短距离应≥150mm。
d)       上述检查正常后,正常合、分操作试验5次均应正常。
8.2 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机械操作试验
8.2.1 安装在开关柜上的真空断路器在安装调整后,应按产品的出厂试验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试验,其机械特性与产品合格证的数据对照,不应有较大变化,并应满足其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查试验的项目有:触头开距、接触行程、合分闸的不同期性、合闸弹跳时间、合闸时间、平均合闸速度、分闸时间、平均分闸速度等项目,检查和试验按“OPK.935.001真空断路器出厂检验规范”进行。
8.2.2 机械操作试验
1)        手动合、分闸操作各5次;
2)        在额定、最高、最低的合、分闸操作电压下各进行合、分闸5次;
3)        对具有重合闸功能的真空断路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进行5次重合闸试验;
4)        对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真空断路器,应进行自由脱扣试验,试验3次均应可靠脱扣;
5)        对装有电压脱扣器的真空断路器的各类分闸线圈,应在30%的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分闸操作3次,均应不能分闸;
6)        对装在过电流脱扣器的真空断路器,应在其规定的过电流的最小值时可靠分闸;
7)        对装有欠压脱扣器的真空断路器,应在额定操作电压快速降至65%额定电压时不分闸;缓慢降至35%额定操作电压时分闸;再缓慢回升至85%额定操作电压时能可靠合闸。
8)        对具有防跳功能的真空断路器,应进行3次的正常防跳试验。
8.3 其它开关设备的机械特性、机械操作试验
   对于负荷开关、接触器等高压开关设备的机械特性试验,应按照各自产品的出厂试验技术要求进行,机械操作试验可参照6.2.2的有关各项要求进行。
8.4 机械操作试验的判据
1)        手力操作试验不应有卡滞现象。
2)        在试验中不得出现拒分、拒合、误分、误合以及影响产品正常运行的异常现象和故障,辅助开关应接触可靠,切换正常。
3)        操作试验过程中,所有零部件都不允许显示出对运行有不利影响或妨碍可更换零部件正常配合的磨损或变形。
4)        试验后,各种开关设备的机械特性应符合其技术条件的规定。
5)        对有镀层的导电接触面的开关,在操作试验后,其镀层不应有明显的磨损,更不能显露镀层下的金属。
6)        操作试验后,其主回路及辅助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必须合格。
1.防误操作试验
9.1 高压开关设备防误操作(简称“五防” )的要求
a)        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
b)        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c)        防止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开关;
d)       防止带接地线或接地状态下合闸送电;
e)        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9.2 各种高压开关设备的防误操作试验
9.2.1 固定式开关设备的防误操作试验
开关设备安装调整后按程序操作和非程序操作进行试验。
   A、程序操作试验:
   在开关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按分断路器、分隔离开关、合接地开关、开前后柜门、关前后柜门、分接地开关、合隔离开关、合断路器的程序操作试验5次。
   B、非程序操作试验(操作3次):
a)        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隔离开关不能分闸,接地开关不能合闸,柜门不能打开;
b)        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隔离开关不能合闸;
c)        当柜门处于开启时,接地开关不能分闸,隔离开关不能合闸;
d)       采用简易接地桩时,接地线未拆除,门不能关,隔离开关不能合。
9.2.2 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防误操作试验
   1、程序操作试验(操作5次):
   在开关柜处于送电运行状态时,分断路器、解锁、拉出手车至试验位、合接地开关、开启后柜门、关后柜门、分接地开关、解锁后推小车至工作位置、合断路顺。
   2、非程序操作试验(操作3次):
a)        当开关柜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手车不能从工作位拉出,也不能在试验位置推入。
b)        当接地开关未合闸时,后挂门不能开启。
c)        接地开关合闸时,手车不能推入工作位置。
3、金属隔离活门的联锁试验(试验3次):
当手车脱离柜体时,活门应自动将柜体隔离触头封闭,当手车进入工作位置时,活门应开户中。
9.2.3 防误操作试验的判据
a)        不论采用何种防误操作装置,必须能满足开关设备的程序操作试验和非程序操作试验的各项要求。程序操作应顺利,操作机构和闭锁元件不得卡滞和换灵。非程序操作时,施加正常操作力,装置应可靠闭锁,试验后,装置不变形、无损坏。
b)        采用机械闭锁时,各闭锁件的安装不应有妨碍开关设备的正常操作和导致开关设备的机械特性超出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各机械闭锁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c)        采用机械程序锁时,程序操作各程序锁应开启灵活、可靠,钥匙插拔自如,无卡滞现象。进行非程序操作时,开关设备不得动作。
d)       采用电气闭锁时,闭锁回路元件和接点应动作可靠,闭锁无误。
e)        各种闭锁装置应有专用的解锁工具,非专用工具不得解锁。
10.通电动作试验
   通电动作试验是检查辅助回路接线与原理图的符合性和电器元件及其安装的质量。
   检查试验时,应根据开关设备的辅助回路电气原理图进行模拟通电操作试验,试验时,各控制元件的动作应符合原理图的要求,各信号、表计显示正常。
11.主回路电阻的测量
   主回路电阻测量采用直流压降法,施加电流为100A。测量时主回路各个开关设备元件和柜内各测量点间的直流电阻应符合各自产品的规定。
12.可移开部件的互换性检查
对具有可移开部件的开关柜,相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其各可移开部件对各柜体均应能可靠的推入与拉出(即应具有互换性)。试验推进、拉出各1次。
13.工频耐压试验
13.1 主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a)        主回路对地工频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时允许将三相导线并联,所有的开关设备闭合,对不能耐受电压试验的元件(如避雷器、变压器等)应予以解除。
b)        相间耐压试验时,可将高电位点接至B相,将A、C相相连接地。
c)        试验电压值按产品的技术条件要求进行
10kV对地试验电压为42kV。按48kV耐压时,可将开关柜与地垫断开绝缘进行试验。
13.2 辅助回路工频耐压试验
a)        试验应把各辅助回路连接地一起,试验电压加在辅助回路导电体与骨架之间,试验时,应把辅助回路的所有外接点端子断开,拆除电路中不能耐受电压试验的电子元件和控制电机等。
b)        试验电压为工频2000V,耐受时间1min。
13.3 试验判据与处理
   在工频耐压试验中,应无绝缘击穿、闪络现象,对试验中损坏的绝缘件,若更换绝缘件(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绝缘件)的安装可能影响其机械特性时,更换绝缘件后应复测其机械特性,合格后再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弱电基础 | 常用软件 | 信息发布规则 | 积分规则 | VIP会员注册 | 广告投放 | 弱电培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RSS订阅
★本站手机app客户端已上线!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