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智能家居是一个拥有高技术的生活应用设备。但是,由于进入我国时间段,影响力不足等原因的影响,智能家居无论是在生产和智能化标准上,还处于一个相对零散的局面。这也给上面提到的互联互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这就要求业界在今后要拿出一套适合大家应用的标准化协议。一旦标准出台,那么它带来的收益将不仅仅是不同终端的融合,同时也会进一步的完善产品更多的功能,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让智能家居从楼进屋
从我们此前的总结恐怕大家也可以发现,当前的智能家居更多的还集中是在公共场所的应用,而"进入家门"的产品少之又少。显然这与智能家居的初衷还是相差甚远的。当然,出现这方面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大家的认可程度低,技术的不完善,以及价格的过高都是影响智能家居"进屋"的因素。因此,未来的智能家居注定要在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品牌中竞争发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竞争与发展之后,消费者的认识程度自然会升高,而技术也会逐渐完善,价格也一定会随之下降。因此,"入门"也就是水到渠成了。不过要说的是,在当前环境下,能够掀起智能家居的市场波澜,着实需要不小的考验。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百姓家庭离智能家居还有多远?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智能家居有着无量的前景,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畅。这和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基础还是分不开的。不过,笔者认为智能家居在近期将引来一个较大的发展时期,这主要受益于现在的三大政策--房价调控,三网合一、以及物联网发展规划。
三网融合政策(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智能家居来说,房价调控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限制房地产发展的同时,对于相关产业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就像文章开头说的,房价的控制,注定会对智能家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它是剩下购房成本的一种盈余的投入。而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楼市淡季下市场竞争的一种筹码。
此外,近年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也日益加大,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和"三网合一"政策的出台,注定会推动相关领域发展的步伐。而作为需要政策支持才能掀起波澜,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实现融合的智能家居,无疑迎来了一个更加"顺风"的时代。所以,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大发展可理解为指日可待。而随着技术的完善与市场的兴起,智能家居的向普通家庭渗透也将注定不再遥远。
作为一种基础不是很硬的新兴产业,智能家居在坎坷中逐渐的迎来了自己的曙光。甚至可以说,智能家居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实现自身技术的突破,那么智能家居的曙光将很快变成万里无云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