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之家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楼宇对讲  CAD  门禁  综合布线  ar800-hn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行业资讯 » 综合布线资讯 » 正文

访FTTH亚太委员会上海年会:光纤改变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3  来源:光纤在线  浏览次数:325
核心提示:  2012年5月9~10日,第七届光纤到户亚太委员会年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举行。本届年会以“光纤改变生活(Linking Fibe
 
 

  2012年5月9~10日,第七届光纤到户亚太委员会年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举行。本届年会以“光纤改变生活(Linking Fiber, Living Better)”为主题,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空间和期待。

  光纤在线受邀采访了FTTH Council 亚太 委会员主席Fouad (Frank) Jaffer,上海年会主席张穆先生以及本次大会的主要成员及赞助商DSM(帝斯蔓)全球业务总监侯笃冠先生。

  CFOL:请帮我们介绍一下本次会议的盛况?

  张穆:本次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人参与,是光纤到户亚太委员会第二次在中国举办(2007年曾在北京举办),获得了FTTH委员会其他五大区委员会的关注与参与,并邀请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新西兰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运营商、政府机关及优秀企业,共同探讨部署FTTH带来的好处、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分享亚太地区十几个国家在推进FTTH计划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CFOL: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FTTH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呢?

  Frank: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迅速,最具潜力的市场,而中国又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市场,使得中国成为亚太区,乃至全球的瞩目。根据FTTH Council的统计,亚洲地区光纤用户占全球光纤用户数的比率为75%,其中中国大陆的光纤用户数便有2100万之多,居全亚洲地区第二(第一位仍为日本,用户数达2200万),不过,相信明年中国的FTTH覆盖用户将占居第一位,远远超过日本。

  张穆:FTTH亚太区委员会年会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召开,重要的在于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光纤到户工程的示范城市,上海的光网城市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其他地区学习和推广。如前面提到,尽管中国FTTH的规模仅次于日体,但渗透率还很低,仅为5.4%,而日本则高达43%,未来,如何提高FTTH的渗透率是中国发展FTTH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CFOL:如您前面所述,本次年会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新西兰,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政府要员,您认为作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界入FTTH光纤到户的建设?

  张穆:现阶段,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三网融合发展计划,但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发展宽带建设的细责(包括具体的措施,标准及法规),以及可参考的入户标准等;第二,目前我国电信业务提供仍然存在行业壁垒,只有打破这一壁垒,方能真正使运营商在FTTH接入网络上提供三网融合业务。

  Frank:中国拥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政策对于光纤到户的发展确实很重要,亚太地区,日本,韩国均是因为政策的加码,使得他们的光纤到户发展迅速。在中国,政策有待进一步明朗,方能使得FTTH的业务更丰富,从而加快光纤到户的发展,提升光纤到户渗透率。

  CFOL:目前的ODN网络故障率很高,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DSM侯笃冠:用户体验很重要,所有的应用都需建立在高质量的高宽带网络上,运营商也已经意识到ODN网络故障对于光纤到户推进的影响,因此保证最佳的网络质量是运营商的重中之重。

  张穆:任何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都是循序渐进的,FTTH也不例外。拿光纤来说,光纤目前可以遵循ITU,IEEE的标准,但是对ODN网络的各种光器件,我国还没有相关的可靠性指标标准,这成为故障率高的一个原因。

  CFOL: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您认为是否会阻碍光纤到户的发展?

  DSM侯笃冠:我认为不会,相反FTTH会在未来2~3年中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我的理由有三,一是社会各界对于视频、点播、高清电视等的需求,客户端的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二是目前人们对于云计算的需求,未来我们的民众需要扔掉硬盘,扔掉光驱,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调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三是物联网,未来人们将至少拥有两款电子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这些方面对于高宽带的需求非常旺盛。

  张穆:针对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一定会是促进。发展宽带产业既是拉动投资,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促进民族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又是消费拉动,对于促进居民信息消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弱电基础 | 常用软件 | 信息发布规则 | 积分规则 | VIP会员注册 | 广告投放 | 弱电培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RSS订阅
★本站手机app客户端已上线!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