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
Windows 2000:微软公司新一代的Windows 32位操作平台。
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接)兼容的数据库:各子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均采用标准的数据库交换以及连接格式。
DDE(动态数据交换协议)——本系统支持微软公司的动态数据交换协议,允许各应用程序之间简单数据存贮,同时网上动态数据允许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交换。
DLL,即 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 .dll 格式的文件,这些文件就是动态链接库文件,其实也是一种可执行文件格式。跟 .exe 文件不同的是,.dll 文件不能直接执行,他们通常由 .exe 在执行时装入,内含有一些资源以及可执行代码等。其实 Windows 的三大模块就是以 DLL 的形式提供的(Kernel32.dll,User32.dll,GDI32.dll),里面就含有了 API 函数的执行代码。为了使用 DLL 中的 API 函数,我们必须要有 API 函数的声明(.H)和其导入库(.LIB)。
应用编程接口API:API是一些软件模块,由各系统供应公司编制,这些软件模块用于和其他子系统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API,各系统并不需要很清楚了解其它系统数据库的格式及详细的指令格式。因为各系统是与API内一组已公开的函数调用沟通,而各系统只需要按照这些公开的函数调用格式编写软件,就可以不理会那些各系统内的复杂指令,API会代为翻译。
Socket(套接字):Sockets规范定义并记录了如何使用API与Internet协议族连接、通讯的网络编程接口。Windows Sockets规范以U.C. Berkeley大学BSD UNIX中流行的Socket接口为范例定义了一套Microsoft Windows下网络编程接口。它不仅包含了人们所熟悉的Berkeley Socket风格的库函数;也包含了一组针对Windows的扩展库函数,以使程序员能充分地利用Windows消息驱动机制进行编程。
OLE:微软的对象链接嵌入OLE技术已成为软件行业及微软最常普遍的标准方法。
COM/DCOM: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微软的组件定义标准,C O M是一个和语言无关的软件组件模型,它使得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软件组件和应用程序能够交互。COM的关键特征是通过清晰定义的接口使得组件与组件之间、应用与应用之间,以及客户与服务器之间能够通信。
ActiveX:运行于服务器内部的基于COM技术的控件,具有方法、属性和事件。
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浏览器(通常是IE)作为客户端,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
OPC—微软最新定义用于过程控制的OLE,对于本项目,它主要用于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BAS与IBMS的数据传输。它定义了如何与IBMS连接的标准。该标准描述了OPC COM组件,它们之间的介面由OPC服务器来完成。完整的OPC包括三个服务:数据存取服务Data Access Server,报警和事件服务Alarm&Event Server和历史数据服务History Data Server。通过这三个接口服务可方便采集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报警事件数据。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互联网联合组织(W3C)创建的一组规范,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和内容创作者组织信息,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同时还希望借此能够确保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合作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与交互操作性。XML语言可以让信息提供者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标记及属性名,也可以包含描述法,XML在表达自然结构,数据交换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 网络
Ethernet—IEEE802.3 (10/100Base-T)--目前世界上最普及的网络解决方案,是广泛采纳的工业标准。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UTP/STP,同轴电缆,光纤及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为10MB或100MB(自适应)及支持千兆以太网。大量新推出的网络产品将网络费用降低,并保证网络系统适应不同安装下的不同形势。
TCP/IP—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该协议标准用于数据传输,遂道及路由。它提供在INTERNET/INTRANET上最基本的数据信息传输标准。
端口(PORT):在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都包含有用来识别目的地的IP地址和端口号。IP地址用来标识网络上的计算机,而端口号用来指明该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端口号范围为0-65536, 其中低于1024的端口号保留给那些已定义的服务,用户不能使用。如FTP为21,TELNET 为23,HTTP为80。
RS-232信号接口:RS-232接口是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EIA)制订的一个关于串行通信接口的电子信号、电缆和连接器特性的技术标准。它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RS-485的通信接口,具有通信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最高通信速度可达10Mbps,RS-485采用差分的输入,输出方式,大大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通信板上设有硬件发送和接收缓冲区可以保证通信线路上数据的可靠性,不会因为拥挤而丢失数据。高速的通信速度,合理的缓冲区结构及高效率的编码方式,使得单一的一条总线上可以并入多个系统,而不至于通信线路显得过分拥挤。由于总线上只限于控制指令的传输所以对线路的要求不高。因此,采用这种简便易行的串行总线结构是最为现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