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柜体木器漆表面有明显流坠现象。
监理解释: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DBJ/T01-43-2003中的第11.3.4规定,木器油漆表面明显处不允许有裹棱、流坠、皱皮。此外,手摸要光滑,无挡手感。喷漆前,先原子灰找补、打磨,且现场要清理干净。喷漆时,环境温度宜在5℃到35℃之间,并应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此外,每遍漆的间隔至少为四小时。
问题2:刷漆时,对玻璃的保护不到位。
监理解释:根据国标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规定,木器刷漆前,对玻璃等成品应进行至少两公分宽度的保护;木器喷漆前,对玻璃等成品应进行全面保护。如果将漆不小心刷到玻璃等成品上,则很难清理;即使清理掉了,也会对其表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或腐蚀。

木器漆表面有明显流坠现象

刷漆时对玻璃的保护不到位

水泥溅到墙漆上
问题3:施工程序颠倒,导致水泥溅到墙漆上。监理解释:根据国标GB50327-2001中的第13.1.2规定,室内涂饰工程应在抹灰、吊顶、地面找平等工程已经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如果施工程序打乱,个别施工例如地面找平或铺砖时,会对已经涂刷好的墙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不仅难于清理,局部补漆时还会使整面墙出现明显色差。

墙顶漆出现脱层、脱落现象
问题4:墙顶漆出现脱层、脱落现象。监理解释:根据国标GB50327-2001中的第13.2.2规定,涂饰工程所用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如果因腻子强度达不到,或腻子与原墙粘结不牢固,或腻子本身空鼓,待刷漆后由于腻子易吸收漆内水分,使得腻子容易脱层、甚至脱落。因此,建议大家做好刷漆前的检查工作。

刷漆后墙面开裂并有明显的砂纸印
问题5:刷漆后,墙面开裂并有明显的砂纸印。监理解释: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DBJ/T01-27-2003中的涂饰工程规定,墙顶漆滚刷后应无开裂、粗砂纸印、砂眼、刷纹等现象。在装修过程中,如果遇到内保温墙或质量较差的轻体墙,应先贴层纤维网或细纱布,再刮腻子。然后,用适当标号的砂纸将腻子打磨到位。最后,刷漆时还要严格按照说明的比例兑水。

吊顶石膏板所用自攻丝的防锈漆处理不到位
问题6:吊顶石膏板所用自攻丝的防锈漆处理不到位。
监理解释:根据国标GB50327-2001中的第13.3.2规定,吊顶工程所用的纸面石膏板基层刮腻子前,应先对自攻丝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接缝进行刮钳缝石膏并做防裂处理,最后再刮腻子。如果自攻丝的防锈处理不到位,腻子会与自攻丝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泛黄的锈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