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数据统计           欢迎到【弱电论坛】来学习和讨论问题!

弱电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电工电气产品供求、电气展会、人才、电气技术文章、图库、电气技术论坛等相关内容,请跳转至【电气工程网】--- 可直接使用本站会员名和密码登陆!(首次使用需要激活账户)
标王 热搜: 网络监控  弱电  楼宇对讲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门禁  ar800-hn  CAD  综合布线  工资  面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安防监控 » 基础培训 » 正文

浅谈总线制与分线制楼宇对讲系统的特点(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manage  浏览次数:1593
核心提示: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单元主干线与室内入户线的芯心数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主干线是几芯线,入户线就是几芯线,非常省线;其次,总线制的楼宇对讲系统容较很大,多数为数码式对讲系统(也叫编码式对讲系统),可增加密码开锁,软编房号,反呼叫等功能,并且可以联网,
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单元主干线与室内入户线的芯心数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主干线是几芯线,入户线就是几芯线,非常省线;其次,总线制的楼宇对讲系统容较很大,多数为数码式对讲系统(也叫编码式对讲系统),可增加密码开锁,软编房号,反呼叫等功能,并且可以联网,实现联网呼叫;当然,总线制的楼宇对讲系统技术含量要求也较高,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主干线与入户线)线芯数量是2、3、4、5、6芯线的系统,多数为第二代简易总线制与第三代的智能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由于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容量大,功能齐全,技术含量高,也适应大容量小区与高楼发展。现在市面上主要流行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可视系统很常见!

             但我提个建议,总线制楼宇对讲系统建议使用带保护功能的楼层平台,以便保护入户楼宇终端设备与入户线!如果不使用楼层平台,常常会发生十指连心,一户问题,全单元瘫痪的可能!(如图例)


分线制楼宇对讲系统,就是常说的N+3、N+4、N+2、N+1等N+系统,这中间的N代表用户数量,也就是说,至单元主机的线芯数量是用户数量(N)加上3(或4、或2、或1)根主线,而至室内分机的芯线数量又不同(N+3至用户分机数量是4芯;N+4至用户分机数量是5芯;N+2至用户分机数量是3芯;N+1至用户分机数量是2)!线材成本较高,布线麻烦,多数为直按系统,少数为数码(编码)系统;分线制的系统成本便宜,容量有限,一般最大做到32户。增加功能难!分线制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出现得较早,在楼宇对讲历史上最长,受到了老一辈人的尊重;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成本便宜,所于能生产的企业众多,最受喜欢低端产品的用户欢迎!另外,因为每个室内分机都有一根到达主机的呼叫线,所于一般不会发展单元系统干扰、短路,甚至瘫痪现像!不过,由于优点没有总线制系统多,现在稍有实力的生产企业都已经停产了,只有在一些小企业还在生产!分线制楼宇对讲系统我只看到部份厂家后来改到有可视系统,多数为非可视系统!

           我提个建议,由于客户要求不高,价格控制得太低,楼层又在5楼以下的用户可以选用!(如图例)


总线制的楼宇对讲系统:

接点多(就算最理想的接法,从主机到分机也有4个接点!用了楼层平台的系统,多数接点在楼层平台上面,楼层平台主要作用是隔离保护入户设备,防止入户设备损坏、短路等给整个单元系统的损坏);

布线简单(非可视系统通常为2芯至4芯护套线;可视系统通常为4芯护套线加视频线,部份厂家的系统需要单独布电源线。例一个单元5层,每层2户,采用二芯总线数码非可视对讲系统,全系统只需要布2芯的护套线即可,至单元主机与用户分机都是2芯护套线即可);与线路相配套的PVC管等都非常省,铺设方便!

容量大(总线制系统容量大,用户数量都在100户至9000户之间);

功能多,功能齐全,扩展功能容易!(多数厂家的产品在实现普通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联网呼叫;与其它产品联动等)。

分线制的楼宇对讲系统:

接点少(一般单元主机到室内分机理想情况可以只有N+2个接点,主机处一个接点,入户分机一个接点,N代表主干线芯数量,最理想的接法,就是N+1系统也有4个接点。);

布线复杂(因为每个用户都要单独布一根呼叫线,所于布线非常麻烦。例一个单元5层,每层2户,采用N+1分线直按(或数码)非可视对讲系统,单元系统至单元门口主机时需要11芯的护套线才行,至用户分机需要2芯护套线即可);与线路相配套的PVC管等也非常麻烦,铺设与预埋困难!

容量小(分线制系统容量小,用户数量在32户内,现在多数还在生产的厂家,做到24户最大);

功能普通:多数厂家的此系统产品只能实现双向对讲、遥控开锁,不能扩展功能;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